课件编号16277888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482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
  • cover
《客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情感并理解诗歌大意。 2.鉴赏诗歌,分析诗作者的思想情感。 3.拓展阅读《宾至》,比较两首诗歌在待客方式上的别样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及创作背景。 2.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并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难点 比较《客至》和《宾至》两首诗在待客方式上的别样感情。 新课导入 《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友来访,的确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情。那么,大诗人杜甫又是如何接待客人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客至》。 前置学习检测,温故而知新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等,后世又称杜拾遗、杜工部。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尤以“三吏”、“三别”被广为传诵,作品汇为《杜工部集》。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二、写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历尽颠沛流离,在严武等友人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建了一所草堂。 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相对比较安定,同时一家人团聚的生活在曾经长久的分别后显得格外幸福。成都秀美的风物景色更使得草堂生活充满了生活乐趣。上元二年春意盎然的一天,友人崔明府登门拜访,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这首欢快明丽的《客至》。 三、标题解读 “客”指崔明府,杜甫的朋友。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喜,欣喜,奠定了全诗的情感氛围。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相过,即“过相”,“相”动作偏指一方,相过,就是“探望、相访”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诗题称“客”而不称“宾”,是有用意的。 旧时注家以为,称“宾”有“敬之之义”,而称“客”有“亲之之义”。 诵读悟情,赏析内容 一、诗歌朗诵 自由诵读,找准节奏;听范读,注意情感;个读示范,齐读。 二、诗歌大意 草堂的南北都是绵绵的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长满花草的庭院小径,不曾为迎客打扫过,一向紧闭的柴门,今天为您而大开。 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几样好菜肴,家里太穷只好拿自酿的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我就隔着篱笆叫他来陪你喝个痛快! 三、诗歌赏析 (一)赏析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1.赏析“皆”“但”“日日”几个字词的妙处? “皆”:春江水势涨溢,给人以江波浩渺之感。 “但”:含弦外之音,说明作者生活的单调,无其他访者。 “日日”:日日来的是群鸥,点明环境清幽僻静。 2.作者为什么用“群殴”这个意象? 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心机,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的伴侣,因此“群鸥日日来”。 3.杜甫的“鸥鸟”情节。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独立》 (二)赏析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由外转内,从对户外景色描绘转到对院中的情景描摹。 1.颔联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客至的意外惊喜,照应标题中自注的“喜”字。 2.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都有怎样的作用? 互文。花径不曾为客人到来打扫,今天为迎接你而打扫;蓬门之前从未打开,今天为了迎接你而打开。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三)赏析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远离街市菜肴很简单,家贫只好用家酿的陈酒。 详细介绍了待客酒菜何其简陋及原因:家贫。 虽无一字言情,却处处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