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21507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136939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3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_____ 年12月, 会议上提出:思想上,冲破了 的严重束缚,确立了 的指导方针;政治上, 停止“_____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 上来,并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 形成了以_____为核心的集体。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 ,开启了我国 新时期。 1978 长期左倾错误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以阶级斗争为纲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邓小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内 改革 对外 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 开放 政治上,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农村 城市 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概念解析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变;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农村改革的原因、措施及内容、特点、最早实行的地区、意义。(重点)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中心环节及作用。 3、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地位及意义。 (重难点) 他们在做什么? 为何面部表情如此凝重? 他们是什么人? 一个个鲜红的手印揭开农村改革的序幕……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红手印》载文 1.存在坐牢杀头风险是因为违背了当时农村的什么制度? 平均分配;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人民公社制度 2.请通过这份协议分析这些农民改革的方式、责任、利益? 方式: 分田包干到户 责任: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 利益:剩下全是自己的 思考1: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P39相关史实 土地所有制 劳动方式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以家庭为单位 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土地公有制(所有权归国家,农民只有使用权) 思考2:该政策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有变? 变:生产关系变了 不变:土地公有制不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背景: 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最早: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推广: 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一、改革从农村开始——— 思考3:为什么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村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根据材料,指出为什么安徽凤阳小岗村 最早尝试?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花鼓 穷则思变 改革前的小岗村 1982年 7.15 1981年 6.70 5.02 1980年 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 单位:亿斤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如今的小岗村 意义: 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 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1)农业生产趋势: (2)表现: 绿色蔬菜基地 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作用: 1956年 三大改造 1952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