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47126

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开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8551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6月,答案,试题,历史,期末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一位中国作家评论道:此项工程的发起者隋炀帝“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此项工程”是 ▲ 。 A.都江堰 B.大运河 C.赵州桥 D.灵渠 2.科举制度实行了约1300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来说,它是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明清两朝,不少有特殊成就的人,未能通过科举考试,如宋应星、李时珍、曹雪芹等。下面有关科举制的解读错误的是 ▲ 。 ( ) ①隋文帝时,科举制正式创立 ②唐朝时科举制得到了完善 ③宋朝重视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④清朝时期的八股取士埋没了很多人才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诗歌既抒发作者情怀,也反映社会现象。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 ( 诗句一 :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诗句二 :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A. 唐太宗统治时期 B. 唐高宗统治时期 C.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唐玄宗统治时期 4.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 。 A B C D 5.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C处应该填写 ▲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安史之乱 D.“康乾盛世” 6.如表是张敏同学做的学习笔记,依据笔记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 ( ) 目的: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内容:①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影响:①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 ②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A.诸侯争霸 B.独尊儒术 C.藩镇割据 D.重文轻武 ①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②“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7.对右表中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①是文献史料 B.①可以研究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 C.②是实物史料 D.②说明宋代手工业的兴盛 8.如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 A.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B.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宋朝农业的繁荣兴旺 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9.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的区别问题。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 ( ) A.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权 C.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D.清朝时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10.著名史学家钱穆说:“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这主要说明 ▲ 。 A.行省制度是错误的政治制度 B.行省制度不利于对地方的管理 C.行省制度更利于把权力集中到中央 D.行省制度促进了民族交融 11.下表反映了我国某朝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据此推测该朝是 ▲ 。 地区 相关史实 地区 相关史实 西藏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西域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2.随着城市的繁荣,与唐朝不同的是,宋代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如瓦子和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这一变化 ▲ 。 ( ) A.适应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需要 B.反映了宋朝人民贪图享乐之风 C.体现了政府重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D.表明商业发展腐蚀了正统思想 13.英国学者李约翰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