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70598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散文复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2048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三,语文,一轮,习之,散文,复习
    高三语文 散文复习(一) 班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 理解散文阅读的特点 散文阅读考查主要是对文本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语言与内容、形象与意蕴、形式与主旨、手法与意图等方面的多元考查。这决定了高考散文阅读是一种精细化的阅读,不是一种泛读或略读。 2. 依据文体特征分析散文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理解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自主学习】 1.文体知识:散文阅读的特点  2.散文的分类 3.散文的一般阅读步骤 【课堂探究】 1、散文阅读的特点 散文阅读考查主要是对文本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语言与内容、形象与意蕴、形式与主旨、手法与意图等方面的多元考查。这决定了高考散文阅读是一种精细化的阅读,不是一种泛读或略读。 2、散文的分类 第一类:记叙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由实到虚,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第二类:抒情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征上进行人生道理的隐喻。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第三类:议论性散文 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3、散文的一般阅读步骤 散文是整个语文高考中最难把握的一个模块,首先就因为散文“难读”。而散文的难读,主要在于它的“形散”。散文的“形散”简单来讲,就表现在内容的多样性和手法的多样性以及思维的跳跃性上。前面讲过,非文学类文本逻辑性较强,段和段之间关系紧密;散文中某些段落的关系当然也是如此,但从整体上来看,散文的层次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断裂”造成阅读上的困难。 那么,散文该如何阅读呢? 首先:读标题,关注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其次:抓两头,看关联词,找关键句等等。散文常常是卒章显志,最后几段要重点关注。 然后:把握一些散文常表现的文章主旨和情感: 故乡类:热爱故乡、思念故乡、对故乡的赞美、对故乡命运的担忧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名人类:敬仰、赞美、怀念、对他人命运的遗憾…… 名胜类:悠久历史的赞叹、现实的感慨、物是人非的感叹、未来命运的担忧或憧憬…… 最后:结合散文的分类,也能有效把握散文的文章思路和情感倾向 【考题联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米的恩典 甘典江 1 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②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象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③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 ④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 ⑤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