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21876

专题6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质 检测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4111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化学
  • cover
专题6《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糖类、油脂、蛋白质》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航天员穿的舱外航天服使用了多种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新冠疫苗要冷藏存放,以免蛋白质变性 C.NO2、NO的大量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酸雨和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D.口红因制作时添加了天然矿物云母(含Pb、Na、Mg、Al、Mn等元素)等着色剂,故吃饭前应将口红擦拭干净 2.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已能利用3D打印技术,以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逐层堆积,来制造飞机钛合金结构件。高温时可用金属钠还原相应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 B.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我国从四千余年前开始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D.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石灰石 3.褪黑素是一种内源性生物钟调节剂,在人体内由食物中的色氨酸转化得到。 已知色氨酸水溶液中存在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色氨酸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能反应生成盐 B.在色氨酸水溶液中,可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其形成晶体析出 C.在一定条件下,色氨酸可发生脱水缩合反应 D.褪黑素与色氨酸结构相似,也具有两性化合物的特性 4.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及对应的实验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解释(或结论) A 向和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沉淀不能在酸性环境下生成 B 将稀盐酸加入到纯碱溶液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Cl>C>Si C 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NaOH溶液,再将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该溶液中不含 D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 淀粉完全水解 A.A B.B C.C D.D 5.下列①~④四项叙述中,错误的有几项 ①将补铁药片溶于水,滴加少许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补铁药片中含有Fe2+ ②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20%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入少量碘水,溶液未变蓝,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③向试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再滴加5~6滴2%CuSO4溶液,振荡,配制检验醛基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④将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 A.1 B.2 C.3 D.4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 C.含电子的数目为 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乙醇制取乙烯时所用温度计的位置与制取蒸馏水时所用温度计的位置不同 B.实验室制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稀硫酸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C.将10滴溴乙烷加入的烧碱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再滴加2滴2%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 D.葡萄糖的银镜反应、乙酸乙酯的制备都需水浴加热 8.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油能使溴水褪色 B.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过程 C.硬水使肥皂的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 D.油或脂肪是纯净物,油脂是混合物 9.香菇嘌呤存在于香菇中,有降低胆固醇含量的活性,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香菇嘌呤的分子式为C9H11O4N5 B.香菇嘌呤与甘氨酸(H2NCH2COOH)互为同系物 C.香菇嘌呤能与金属钠、NaOH反应 D.香菇嘌呤能发生加成、酯化反应 10.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下列有关STSE说法正确的是 A.高性能碳化硅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长期施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化,导致土壤板结 C.紫外杀菌技术对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进行消毒,这是利用紫外线使蛋白质盐析的原理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