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42883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435642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7课,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860年10月18日至1860年10月21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在北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北京的劫难:40年后,侵略者又来了。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学习目标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概况;能够分析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 ———扶清灭洋”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基本史实。 掌握《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义和拳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神、习武等方法秘密聚众。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枪炮不伤。 直隶 山东 义和拳初始,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遭到镇压。 源起 参加者: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运输工人等(农民阶级) 1899年,山东巡抚李毓贤将其改名为“义和团”———正义与和谐的民兵”。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义和拳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口号改为"扶清灭洋" (1898年首次提出) 。 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 然传教之士贤否不齐,习教之民善良绝少。入其教者往往借势欺凌乡里,鱼肉平民,诈人钱财,占人田产,无所不至。……而民教涉讼之案,地方官几于不敢问矣!因而教焰日张,民气日积…… ———《山东泰安县知县秦应逵禀》 中日《马关条约》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一、义和团运动 背景(原因) 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②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剿灭 招抚 材料一:“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 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 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性质:一场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 思考: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捣毁教堂 拆毁铁道、砍断电线 反对帝国主义 扶植清政府 义和团揭帖《射猪斩羊图》 口号:扶清灭洋 义和团的活动: 捣毁教堂 材料一:光绪廿六年六月十三日烧了小芦教堂,同时也烧了附近数处教堂,烧时规模很大,人心也很齐。烧小芦教堂时,四面八方的人都来了,离十几里路的也都赶来了。 ———路遥主编:《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 砍断电线 毁坏车站和铁轨 盲目排外 材料二:义和团进入北京后,开始大肆“灭洋”。街头告示:“洋人杀一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 。信洋教的中国人也在义和团捕杀之列。 ———《义和团档案史料》 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 (杀洋人毁洋物) 清政府 招抚义和团 引起列强强烈不满 镇压义和团 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原因: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侵略权益 1900年6月,八国英、俄、日、法、德、美、意、奥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记忆方法:饿的话,每日熬一鹰 (俄德法,美日奥意英) 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天津 北京 廊坊阻击战 结果:侵略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八国联军 义和团 P K 抵达廊坊的八国联军 廊坊大捷历时9天,共打死八国联军62人,打伤332人。义和团、清军、平民群众死伤近千人。西摩尔事后回忆说:“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八国联军必定会全军覆灭”。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大沽炮台战役 ———扩大了对中国的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