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4291

人教版选修1第三单元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共31张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38286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PPT,31张,措施,改革,孝文帝
  • cover
课件31张PPT。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2课一、卓有成效的新制冯太后主持,以建立新制为重点改革前⑴官吏无俸禄,按等级分享战争所得 ⑵地方官吏只要上缴一定数量的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 ⑶吏治黑暗,贪污成风改革后⑴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自筹 ⑵惩治贪污 ⑶吏治有所好转,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证按一定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 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探究: 如果你是北魏的一个农民,你全家可以分到多少土地?又有多少土地归你家所有?其实质是什么?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 …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 …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资治通鉴》国家所有农民所有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探究: 北魏的农民分得土地,会对北方地区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推动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探究: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么向他们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改革前改革后宗主北魏政权农民改革: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农民北魏政权影响:健全地方基层政权,完善行政体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保证制度的推行。 改革前改革后赋税征收混乱,农民负担重;改变了征税混乱局面;农民负担减轻;国家掌握的编户增多;增加政府收入。 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 数量的租(粮食)调(绢帛)。租调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平城洛阳北魏平城遗址二、巧设计迁都洛阳(孝文帝亲政改革) 原因政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经济: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军事: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地理:旧都偏居塞上,经 略中原困难历史再现:反对的声音“平城草木丰盛,牛羊成群,气候不冷不热,而洛阳夏季酷热难耐,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去呢?” “我是个大奴隶主,在平城有豪华的宅院,大量 的地产,还有众多的奴隶,生活的很好,不能迁都。” “我们平城周围多数是鲜卑人,而洛阳周围多数是汉人,语言不统一,多别扭。” “平城是祖宗定下来的都城,已近百年了,我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不能迁。” “洛阳是汉人居住区,如果把都城迁到那里,会威胁我们的统治。”出谋划策 面对众多的守旧反迁都势力,请你设计一下孝文帝会用什么办法达到其迁都的目的?以“南伐”为借口,迁都洛阳史学新观点摆 脱 母 权 阴 影 说 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14岁继位,冯太后临朝称制,孝文帝自幼由冯太后抚养,继位时仅5岁,冯太后再次执掌朝政。孝文帝对冯太后非常尊敬崇拜,在冯太后死后,孝文帝在平城为其营造了一座规模巨大的陵墓,并在太后陵东侧为自己修建了一座规模相对小的陵墓,表示要永远高山仰止般的陪伴太后、忠于太后。 他真的愿意葬入陪陵吗?真的愿意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要笼罩在母权的阴影中吗?特别是平城是鲜卑贵族的老窝,长期以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母权政治势力,这对孝文帝掌握权力构成极大威胁。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硅、还有第三代皇帝拓跋焘都是在这种内乱中被杀的。孝文帝为摆脱母权的阴影,把皇权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它选择了“走为上”,于是便有了太和十八年的迁都。 ◆人们为什么把迁都洛阳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更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 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请你以北魏人的身份谈一谈风俗习惯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穿越时空穿越时空三、移风易俗改易服饰?孝文帝诏书[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孝文帝诏书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在北魏所任官职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