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444293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关爱中的我,感恩的心教案

日期:2025-04-11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126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第十二,关爱
  • cover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 《关爱中的我,感恩的心》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的第十二课《关爱中的我,感恩的心》。让学生意识感恩,增强他们对身边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他们对身边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理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感恩的具体行为和方式。 3.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感恩之情。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能够主动关心和感激身边的人。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是四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感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他们对身边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1. 教师播放一段描述感恩场景的视频,如一个孩子帮助老人过马路、一个人送给朋友一份礼物等。视频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人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你们觉得这些人是不是很感恩?为什么?” 3.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你们对感恩有什么理解?你们觉得感恩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环节:教学 1. 教师向学生解释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感恩是一种对别人的关心和感激之情。当别人帮助我们,给予我们帮助和关爱时,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2. 教师通过图片和故事,向学生展示感恩的具体行为和方式,如给予他人微笑、帮助他人、写一封感谢信等。 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恩经历:“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帮助过你们的人?你们是如何表达感谢之情的?” 第三环节:练习 1.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表达感恩之情。教师提供一些问题引导讨论,如“你们觉得怎样的行为是对别人的感恩?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可以感恩的事情?”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以用自己的经历作为例子:“我曾经迷路了,一个陌生人帮助我找到了回家的路,我当时非常感激他,我向他道谢并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 3. 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他们可以绘制一幅画,描述一个感恩的场景,或者写一篇感恩的文章。 第四环节:展示和总结 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讲解自己的感恩经历和感受。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分享自己的看法。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和感激身边的人:“感恩是一种美德,它能让我们更加关心和理解他人,也能让我们更加快乐和满足。” 六、板书设计: 关爱中的我,感恩的心 关爱他人,感恩之心 七、教学反思: 通过观看视频、讨论、分享和练习,学生对感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积极参与,表达能力有所提高。然而,部分学生在表达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和帮助。下次教学时,可以增加更多的练习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表达和实践。同时,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例子和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感恩的概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