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457219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 做个自立的好孩子教案

日期:2025-04-12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30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第十七,做个
  • cover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做个自立的好孩子》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的第十七课,主题为《做个自立的好孩子》。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自立的重要性,学会自己做事,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自立的概念,了解自立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做事,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质,增强学生对自立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自立的概念,了解自立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做事。 四、学情分析: 学生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独立的能力。他们对于自立的概念和重要性可能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1. 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自立的理解。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立吗?请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学生A:自立就是自己做事,不依赖别人。 学生B:比如我自己能够整理书包,不需要妈妈帮忙。 2. 引入课题,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如何做一个自立的好孩子。 教师:非常好!你们已经对自立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一个自立的好孩子,你们准备好了吗? 第二环节:学习新知 1. 向学生介绍自立的概念和重要性。 教师:自立是指一个人能够独立地完成一些事情,不依赖于他人的帮助。自立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你们觉得自立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C:自立可以让我们更加独立自主,不需要一直依赖父母。 学生D:自立可以培养我们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2. 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自立的具体表现和好处。 教师:请看这张图片,小明在自己的房间里整理书桌,这就是他展现自立能力的一个例子。你们能想到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E:我每天都会自己整理床铺,不需要妈妈帮忙。 学生F:我会自己洗碗,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忙。 第三环节:活动实践 1. 分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立经历。 教师:请大家分成小组,分享一下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展现自立能力的经历。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来分享。 学生G:我们小组的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我负责每天晚上自己洗澡。 学生H:我会自己照顾小狗,每天喂它食物和洗它。 2. 教师提供几个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示自立的情境。 教师:现在我给你们提供几个场景,请每个小组选一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演示自立的情境。比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做早餐等。 学生I:我们小组来演示自己整理书包的情境。我先把书本整齐地放进书包,然后检查一遍是否有遗漏。 学生J:我来演示自己做早餐的情境。我先洗水果,然后切成小块放在碗里,最后加上牛奶和麦片。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教师: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请举例说明。 学生K:我们可以主动帮助家长做一些家务,比如扫地、擦桌子等。 学生L:我们可以自己做一些简单的饭菜,比如煮面条、炒鸡蛋等。 4. 学生自主选择一项日常生活中的任务,如收拾书包、整理书桌等,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现在请大家自主选择一项日常生活中的任务,进行实际操作。请注意,要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不要依赖他人的帮助。 (学生们自主选择任务,进行实际操作) 第四环节:总结归纳 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自立的重要性和具体表现。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如何做一个自立的好孩子。自立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你们觉得自立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