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72571

第三单元12石钟山记(一)-教案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213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三,统编,必修,选择性,编版,教案
  • cover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第三单元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言词句,积累文言知识; 2. 了解说理性游记散文叙议结合的艺术,体会其缘事说理的文笔之妙与理性之光。 3. 领略作者在游历中体现的求真求实的精神,明确“ 见闻之知” 的时代价值,培养求真求实 的品格。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问答法【课时安排】 2 课时 一、作者与写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 三苏” 。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今属河南)。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 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二、解读文题 (一)石钟山 石钟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素有“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 之称。它处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优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写过游览石钟山的诗文。 (二)记 古代散文中重要的散文题体裁,大都用来记叙行踪、描写景物、述说琐事、寄托情思等。 如:归有光《项脊轩记》、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欧阳修《醉翁亭记》。 (三)山水游记散文 《石钟山》记,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 山水游记散文,始于魏晋,到了唐代,经过元结、柳宗元等人的创作实践,山水游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宋代说理之风大盛,以记游为议论,在叙述中说明事理,形成了山水游记的新风格。 三、整体感知 问题:作为一篇游记,文章如何安排行文脉络? 明确:第一自然段为“ 石钟山” 得名之疑;第二自然段为“ 石钟山” 探名之旅; 第三自然段为“ 石钟山” 探名之得。 四、课文研读 (一)“ 石钟山” 得名之疑 首先朗读第一段,解决第一段重点文言现象。其次疏通第一段文段文意,小结第一段内 容为:石钟山得名之疑。第三,对石钟山得名之疑进行研读分析。 问题一: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第一段写了几种说法?作者的态度如何呢? 明确: 人物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 水石相搏” 说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勃 “ 扣石发声” 说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 问题二:对两种学说,作者都怀疑均疑。那么“ 人常疑之” 与“ 余尤疑之” 可以互换吗? 明确:不可以。一是“ 人” 和“ 余” 的区别。人常疑之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属于人疑我未必疑。余尤疑之的余字,就明确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我尤对此生疑。二是“ 常” 和“ 尤” 的区别。“ 尤” 比“ 常”的语气重,这就强调了作者对李说的怀疑。两句简单的表达,彰显了苏轼彰显不囿定论的质疑精神,谨慎表态的求实精神。 (二)“ 石钟山” 探名之旅 首先朗读第二段,解决第二段重点文言现象。其次疏通第二段文段文意,小结第一段内 容为:石钟山得名之疑。第三,对“ 石钟山” 探名之旅进行研读分析。 问题一:作者为何记叙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之事? 明确:是对前文“ 扣而聆之” 的照应,说明李勃的“ 扣石发声” 说深入人心,具备一定影响力;而“ 余固笑而不信” 也,进一步表明了作者不从俗轻信的质疑求实态度。 问题二: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 明确:从 写的角度看,高低兼具,动静皆有,形声相映。从修辞上看,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写出了峭壁高险恐怖。作者描绘了一幅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景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问题三:作者为何么要描写这幅月夜绝壁图? 明确:内容上,借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景象烘托出探访之不易,表现出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