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86624

第一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配平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13805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一章,三节,3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配平 【学习目标】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应用。 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反应方程式。 【素养目标】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应用,培养归纳推理能力。 2.能应用氧化还原规律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科学精神和体现学科价值。 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守恒规律 1.质量守恒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2.得失电子守恒 即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这是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依据,也是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依据。 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可不写化学方程式,不追究中间反应过程,只要把物质分为初态和终态,从得电子与失电子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思维,便可迅速获得正确结果。 3.电荷守恒 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与产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如Fe3++Cu=== Fe2++Cu2+(错误),2Fe3++Cu===2Fe2++Cu2+(正确)。 典例1.含有氧化剂XO的溶液与亚硫酸钠(Na2S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已知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已知XO、Na2SO3的个数比为1∶2,则还原产物中元素X的价态是( ) A.+2 B.-2 C.+1 D.0 【答案】C 【解析】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化合价升高+6-(+4)=2;设X被还原后的价态为y,则化合价降低总数为(+5-y),由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降低总数:(6-4)×2=(5-y)×1,y=+1。 知识点二:价态变化规律 1.价态归中规律 含有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的价态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即“价态相邻能共存,价态相间能归中,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如: 不会出现⑤中H2S和H2SO4反应,H2S转化为SO2而H2SO4转化为S的情况。 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的三种情况: 2.歧化反应规律 同一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不同价态的物质时,该元素的价态变化一定遵循“中间价态→高价态+低价态”,不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即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不能都比反应物中该元素价态高,或都比反应物中该元素价态低。 如: 典例2.已知G、Q、X、Y、Z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 ①G―→Q+NaCl  ②Q+H2OX+H2 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Cl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G、Y、Q、Z、X B.X、Z、Q、G、Y C.X、Z、Q、Y、G D.G、Q、Y、Z、X 【答案】A 【解析】由①得出Q中Cl价态高于G,因为-1价为氯元素的最低价,G中Cl价态必介于Q和-1价的Cl之间,将该结论引用到③,Y中Cl价态介于Q与G之间,故有Q中Cl价态高于Y,Y中Cl价态高于G;分析②:H2O中的H化合价降低,则Q中的Cl转变为X中的Cl,化合价必升高,则得出X中Cl价态高于Q;最后分析④:Z中Cl价态介于Q、X之间,则X中Cl价态高于Z,Z中Cl价态高于Q。 知识点三:反应先后规律 1.根据不同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判断反应的先后 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Cl2先与Fe2+反应。 2.根据不同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判断反应的先后 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含有 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依次为 Cu2+、H+。 典例3.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被置换出来的是( ) A.Mg B.Cu C.Ag D.H2 【答案】C 【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Cu>Ag,金属越活泼,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氧化性:Ag+>Cu2+>Zn2+>Mg2+,故首先被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