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86647

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5次 大小:13219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二章,第二,2课时,氯气,实验室,制法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学习目标】 1.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2.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素养目标】 1.根据Cl2的性质,掌握Cl2的实验室制法(发生、除杂、收集和尾气处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2.掌握Cl-的一般检验方法(试剂、步骤),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知识点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科学家舍勒发现氯气科学史 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二氧化锰),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他把这种气体溶解在水里,发现这种水溶液对纸张、蔬菜和花儿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还发现这种气体能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舍勒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2.Cl2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点拨】 MnO2足量,HCl不能完全反应,因为浓盐酸变稀后,反应停止。 (2)仪器装置 装置特点:固+液气。 (3)除杂装置:分别用盛有饱和食盐水和浓H2SO4的洗气瓶除去Cl2中的HCl和H2O(g)。干燥也可用固体干燥剂P2O5、CaCl2等,但固体干燥剂需用干燥管或U形管。 (4)收集方法 ①向上排空气法(Cl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②排饱和食盐水法(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产生的HCl气体)。 (5)验满方法 ①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 (6)尾气处理 Cl2有毒,易污染空气,需用NaOH溶液吸收。 3.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其他方法 可用KMnO4、KClO3、Ca(ClO)2等氧化剂代替MnO2与浓盐酸反应(不需加热),如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典例1.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  接  ;  接  ;  接  ;  接  。 (2)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NaOH溶液的作用是 。 (3)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淀粉 KI试纸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 。 ②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 【答案】 (1) E接C;D接A;B接H;G接F 。 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 吸收过量的氯气 试纸变蓝 2KI+Cl2===2KCl+I2 ①MnO2+4H++2Cl-Mn2++Cl2↑+2H2O。 ②2OH-+Cl2===Cl-+ClO-+H2O。 【解析】装置Ⅲ为氯气的制取装置,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选用装置Ⅱ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选用装置Ⅰ干燥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选用装置Ⅴ收集氯气应该长进短出;氯气有毒,选用装置Ⅳ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1)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仪器连接顺序为E→C→D→A→B→H→G→F。 (2)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杂质,氯化氢能溶于饱和食盐水中,但是氯气难溶,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氯气有毒,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3)Cl2氧化KI生成碘,碘单质遇淀粉变蓝。 (4)①气体发生装置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②NaOH溶液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C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