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40719

16.《季氏将伐颛臾》课件(共26张PPT)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日期:2024-05-11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3865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拓展,语文,中职,人教,学年,2023
  • cover
(课件网)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季氏》 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三大教派 儒家: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创始人孔子,孟子。积极入世。 佛家:由印度传入中土,创始人释迦·摩尼。释家讲因果报应,讲修行为来世。 道家: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人:老子,庄子;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而治消极出世。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3.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补: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5.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6.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记言为主。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学习方法上,他认为应该“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全书20篇,本文选自《论语·季氏》 背景介绍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1、孟仲季”和“伯仲叔季”都可以用来表示排行,但“孟仲季”还可以表示季节。如:孟春、仲春、季春。 2、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或者“伯、仲、季”。妾妃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 3、兄弟四人,称“伯、仲、叔、季”。 4、如果是有五个兄弟就用:“伯、仲、叔、季、少”称呼。 文化常识补充:“孟仲季”和“伯仲叔季” 季氏将伐颛臾 关键词:将伐 还没发生,有劝阻的可能。 伐:攻打,明目张胆,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所以“季氏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事。 袭:与“伐”相反,就是趁人不备而进攻。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状语后置)。”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 见:谒见,见地位或辈分比自己高的人。 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有事:采取军事行动、发动战争。 无乃……与:“恐怕……吧”。 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过:责备。与:语气助词。 季氏将要攻打颛臾。冉有、季路向孔子谒见说:“季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鲁国)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它)为?”(宾语前置) 夫:发语词,不翻译。 以为:把(它)作为。 主:主持祭祀。 社稷:鲁国。 臣:臣属。 何以伐为:何以,以何。为什么、凭什么。 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