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84757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二《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06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中职,语文,高教,2023,基础,模块
  • cover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烛之武退秦师》思辨性阅读教学设计 一、设计依据 中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思维品质有着明确要求,要求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实现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具体化为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统编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涵盖了三个单元的学习,其中的文言文思辨色彩浓厚,传统应试教学局限于具体字、词、句的理解,对文章思辨性阅读活动开展不够。本课将在学生理解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辨性阅读,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单元核心任务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我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考虑其现代意义。本课共设计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自主梳理文言知识,掌握篇目文意;第二课时补充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真相,思索事件发生的内外因;第三课时设置情景,引导学生思辨性阅读,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本教学设计为第三课时。 三、教学目标 1. 依据文中“烛之武”的言行,把握人物形象的矛盾统一性。 2. 欣赏文中“烛之武”的精彩外交辞令,学习思辨性表达。 四、教学过程 (一)思辨性学习任务一:在文中找出“烛之武”的言行的语句,思辨性解读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的矛盾统一性。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烛之武的言行的语句,并揣摩此时人物对待事情的态度及心态。 生:自主查找、认真梳理、举手回答。 师:经过同学们的查找大家可以看到在“烛之武”身上有矛盾的地方,分别在哪里体现呢? 生:国难面前,选择推辞,看似谦虚,实则抱怨,这是”烛之武“身上的“小我”的的体现。 生:在得到歉意的回复和利弊的分析后,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出使。这是“烛之武”心———大家”的体现,他有家国情怀,他愿意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小我”。 师:大家概括的都很好,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矛盾统一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没有矛盾统一性,将失之于单薄、不丰满,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文我们学习过的哪些人物形象体现了矛盾统一性。 生:祥林嫂命运悲惨让人可怜,愚昧落后让人可气。 生:阿Q被人欺凌又去欺凌别人。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他愚昧落后的体现,也是他生存的法宝。 生:...... 师:因此,我们在鉴赏人物形象时,要辩证地分析、多角度解读;塑造人物形象,要注意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统一性。 (二)思辨性学习任务二:欣赏“烛之武”游说秦王的辞令,梳理论证方法,学习思辨性表达。 教学过程: 师:文章第三段是本文最精彩的部分,烛之武用出色的外交辞令使秦王退兵,消弭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暂时保全了岌岌可危的郑国。 师:本文选自《左传》,尽管是一篇史传文章,但是烛之武的外交辞令,也可以看作是一段以“退师”为主题的论说,既然是论说,就会使用到论证方法,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习哪些论证方法。 生: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烛之武的语言,梳理他的论证方法。 生:认证梳理、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刚才对烛之武外交辞令的分析十分到位,论证方法使用得当可以增加论证的说服力,更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并灵活运用这些论证方法。 师:论证方法固然重要,但是论证角度和思路却是纲和目。如果说论证方法师“毛”,使论证丰富、有力,那么论证思路和角度就是“皮”,没有论证角度和思路,论证方法也没办法为内容服务。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第一栏的示范,分析其他几句的关注角度。 生:(认真思索,陆续回答) 师:哲学辩证法中有两条基本原理:一是以联系的眼光看问题,二是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