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54029

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57472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3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卡尔马克思! 导入 同学们,有知道这是谁的墓碑吗 这是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 马克思是把全人类的幸福当做自已终生追求的人,他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解放甘愿牺牲自己的健康幸福甚至家庭的人,他是在政治迫害、疾病、贫困的重重风雨中坚定不移追求理想的人。如此胸襟,纵观世界,能有几人 我们应该先去看看马克思的墓地,向这世上最高尚的灵魂奉献我们的敬意。 巨大的墓碑上雕刻的是马克思的头像。这里绿树葱茏,幽静肃穆,和马克思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一生恰形成鲜明的对比。10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恩格斯发表了一篇后来闻名世界的悼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1844年,恩格斯在巴黎会见马克思,从此两人成为最亲密的战友,开始共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肩负起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同时整理和出版了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第二、三卷。1889年,恩格斯领导成立了第二国际,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坚决斗争,捍卫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使国际工人运动得到了广阔的发展。列宁曾指出,恩格斯是继马克思之后,“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 (一)作者简介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人物介绍———马克思 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整个文明世界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二)写作背景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简朴的葬礼,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对马克思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三)文体知识 悼词 开头 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对逝者表达哀悼之情。 中间 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贡献、功德。 结尾 歌颂逝者的品德,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述其哀 赞其功 颂其德 结构 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 正字音 繁芜(wú) 浅尝辄止(zhé) 卓有成效(zhuó) 嫉恨(jí) 诬蔑(wū)(miè) 诽谤(fěi) 拂去(fú) 坚韧不拔(rèn) 豁然开朗(huò) 1.繁芜丛杂: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 2.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也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3.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 4.坚韧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5.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6.永垂不朽:指(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解释词语 快速读课文,按照“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三部分来划分课文层次。 整体感知 述其哀 赞其功 颂其德 (第1自然段):悼念 (第2-7自然段): 评价 (第8-9自然段): 悼念 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情景。 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说马克思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 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表达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 学习目标 品语———体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