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77877

5.1.2、5.1.3习题讲解教案(表格式)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4574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一,第二,必修,2019,人教,化学
  • cover
年级 高一 学科 化学 活动时间 备课组长 主讲人 活动地点 组员 未参加人员 课题 5.1.2、5.1.3 习题讲解 课题总用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1.通过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习题,进一步掌握硫酸的酸性和浓硫酸的特性,并能设计实验检验硫酸根离子,对重点知识进行回顾提升。 2.通过习题讲解,知道硫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增强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检验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及实验探究 难点:从化合价角度构建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学情分析 这两个课时的内容题目量多且部分题目的分析比较复杂,对多数学生来说解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巧。通过前面两个课时的学习,已经对硫单质、二氧化硫和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有了基本的了解,已经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学生错误率比较多的题目出现在5.1.2习题中的第6、11、13题以及5.1.3习题中的第5、6、7、9、10题。讲解过程中要注意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准备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环节一:5.1.2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习题讲评 6.(2022北京丰台区高一期末)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Na+、Cl-、Cu2+、S,欲除去其中的Cu2+、S,设计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OH的作用是除去Cu2+ B.试剂a为Na2CO3,试剂b为BaCl2 C.流程图中,操作X为过滤 D.试剂c为盐酸 11.(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锌与100 mL 18.5 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5.84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H2SO4 B.气体甲中SO2与H2的体积比为7∶1 C.反应中共消耗1.6 mol Zn D.反应中共转移0.6 mol电子 1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进行硫的化合物系列实验。 Ⅰ.验证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 (1)试剂X的作用是            。 (2)当观察到                ,即证明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 Ⅱ.研究铁与硫酸的反应。 已知:浓硫酸的沸点为338.2 ℃。 a.乙同学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实验1、2: 实验试剂现象1螺旋状铁丝、稀硫酸铁丝表面有大量气体产生2螺旋状铁丝、浓硫酸铁丝表面迅速发黑(Fe3O4),有少量气体产生,反应很快停止 (3)实验1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实验2中的现象常被称为     。 b.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的实验3: 加热试管A,温度保持在250~300 ℃,产生大量气体,B中品红溶液褪色,D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实验结束后,检验到A的溶液中既有Fe3+又有Fe2+。 (5)A中产生的气体是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测装置A的溶液中含有Fe3+          (简要说明操作、试剂、现象和结论)。 (6)分析实验1、2、3,可知影响铁和硫酸反应产物多样性的因素有               。 教学环节二:5.1.3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物质的转化习题讲评 5.(2022山东潍坊高一期末)某研究小组同学用如下装置探究SO2与Mg的反应,实验时首先关闭K,使①中的反应进行,然后加热玻璃管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中只生成2种产物 B.停止实验时,先打开K可防倒吸 C.实验结束后加热④中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D.浓硫酸浓度越大,生成SO2越快 6.“以废治废”是基于“绿色化学”观念治理污染的思路。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为Na2CO3)吸收烟气中的SO2,得到亚硫酸钠(Na2SO3)粗品。其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①④均为过滤 B.步骤②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C.步骤③发生的反应为NaHSO3+NaOHNa2SO3+H2O D.亚硫酸钠粗品中不可能含有Na2SO4 7.如图所示是一系列含硫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