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9010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23580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课,中华民族,到了,危险,时候
  • cover
课件26张PPT。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都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你知道历史上的这一天发生过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去寻找答案吧!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影响。 2.知道《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体会这一首歌的巨大震撼力。 3.通过本课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 重点:了解30年代日军对华侵略的过程和西安事变 的历史作用。 难点: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经过: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结果:东北三省沦陷。一、九一八事变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概念 (1)时间 :1931年9月18日 (2)地点:沈阳 (3)经过: 日本借口柳条湖事件, 炮击东北军 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 2.日本为什么发动九一八事变?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蓄谋已久,精心策划 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国策。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日本精心策划了柳条湖事件。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军事上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3.国民政府的态度不抵抗政策想一想: 从这份密电可以看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呢? 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1.“攘外必先安内”2.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3.幻想国联调解4.结果:东三省沦陷设身处地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儿女能坐以待毙吗?假设你身处当时的形势,你会采取什么态度?理由如何?二、不朽的民族战歌1.背景:日本继续侵略华北,民族危亡2.《义勇军进行曲》(1)作曲:(2)作词:(3)作用: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聂耳田汉聂耳简介(1912—1935),原名聂守信,云南昆明人。他自幼爱好音乐,后到上海当学徒时,考入一家歌舞团。由于他勤奋好学,耳朵又特别灵敏,大家都叫他“耳朵先生”。他听了很高兴,索性改名叫聂耳。时间:1936年12月12日 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内容: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三、西安事变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提示: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①周恩来等中共代表调停②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中华民族危险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不抵抗 东北三省沦陷 不朽的民族战歌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国共合作、团结抗日1.1931年,驻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 )?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柳条湖事件 D.九一八事变? 解析: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发生在1937年;而八一三事变也是发生在1937年;所以首先要排除A项和B项。而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是日本借口柳条湖事件,出兵占领沈阳。由此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