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07680

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 七年级历史上册 部编版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3992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2023-2024
  • cover
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 七年级历史上册 部编版 一、选择题 1.吴大帝对辽东的经略,使当时东吴政权蒙受到一些损失,付出了代价,正如其通夷洲、亶洲时也曾蒙受损失一样,但是,它对于历史的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这表明吴大帝 A.赢得赤壁之战 B.开辟海上交通 C.改善民族关系 D.重视农业生产 2.《隆中对》记载:“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图:谋取)也。”材料反映了诸葛亮的什么策略( ) A.联吴抗曹 B.联曹抗吴 C.投降曹操 D.投奔东吴 3.《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追忆真实的三国历史,曹操参与了以下哪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4.秦晋崤山之战,使秦军遭重创。桂陵之战,齐军大败魏军,庞涓只身逃回魏国。官渡之战;袁绍因军败而亡。崤山、桂陵、官渡皆地处中原地区,这说明中原地区( ) A.地域十分广阔 B.劳动力素质高 C.民族矛盾尖锐 D.战略位置重要 5.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祠联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 ) A.长平之战 B.楚汉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 6.某班同学在学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展开讨论,分析得出这两次战役的一些共同点,其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①都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战役 ②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都是曹操率军参加 ④都导致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⑤都是正义的一方获胜 A.③④ B.①④ C.④⑤ D.③⑤ 7.《三国志》中记载:“(黄龙)二年春…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材料中“夷洲”即今天( ) A.新疆 B.西藏 C.四川 D.台湾 8.中国古代不乏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下表描述的战役是 统帅 周瑜———曹操 兵力对比 5万———20万(号称80万) 结果 曹操失去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9.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曹操和袁绍 B.曹操和孙刘联军 C.孙权和刘备 D.袁绍和孙刘联军 10.图示法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地表示出来。下列图示能较准确反映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 A. B. C. D. 11.下图中①处代表的政权是 A.魏国 B.蜀国 C.吴国 D.西晋 12.阅读表格,根据其内容可知( ) 领土 户数 人口数 兵士 魏国 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徐州、兖州、豫州、司州、雍州、凉州 66万户 443万人 估计40万人以上 蜀国 益州 28万户 94万人 10.2万人 吴国 扬州、荆州、交州 52.3万户 230万人 23万人 A.三国中魏国政权的实力最强 B.统一局面最终是由蜀国完成 C.吴国政权用心经营关中地区 D.统计数据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13.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涿鹿之战 14.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 A.夏—商—东周 B.隋—五代十国—唐 C.元—清—明 D.秦—西汉—东汉—三国 15.读下图选择正确的一组( ) A.A———蜀、B———汉、C———吴 B.A———魏、 B———蜀、C———吴 C.A———魏、B———吴、C———蜀 D.A———吴、B———魏、C———蜀 二、综合题 16.读图,回答问题。 (1)“汉室衰落”的表现是什么?有何影响?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政权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3)从“三国鼎立”到“三国归晋”经历了哪些主要事件? (4)根据三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时期主要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