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09605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课件学案与练习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76953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稳态,调节,苏教版,环境,学案,课件
    (课件网) 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01 血浆中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氧化分解 糖原 肝糖原 非糖物质 肝糖原 非糖物质 去路 来源 恢复 回升 反馈 体液调节 神经系统 关键能力·重难探究达成 02 核心点 应用创新·问题情境探究 03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04 点击右图进入…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谢谢观看 THANK YOU! W 氧化 食物中 消化 分解 吸收 血 血糖 血 C02+H20 分解 糖 空腹 糖 糖原、 肝糖原 合成 来 (3.9≈6.0 糖原 非糖物质 转化 mmol/L) 源 去向 转化 : 浅仰芹 血糖调节的模型 下左脑 胰岛$细胞→胰岛素() 促进去路 抑制来源 糖 (- (+) 高 促进来源 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 低 促进 来源 肾上腺素肾上腺下定眍 我仰 h 团结守纪勤学春第二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 1.概述人体血糖的正常含量,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简述血糖调节的基本过程。3.分析糖尿病的机理病因。 1.生命观念———尝试建构血糖调节的模型,加强对血糖平衡调节的理解和记忆。2.社会责任———结合日常生活讨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一、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1.血糖概念:血浆中的葡萄糖。 2.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类重要激素 项目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分泌细胞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作用途径 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脏、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抑制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 作用 既增加血糖去路,又减少血糖来源,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 2.人体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 3.人体血糖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同时神经系统也参与血糖平衡调节。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  ) 2.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  ) 3.胰岛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  ) 4.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升高血糖浓度,抑制血糖氧化分解。 (  ) 5.肝糖原和肌糖原都可以转化为血糖。 (  ) 6.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但是组织细胞利用糖的能力降低。 (  ) 提示:1.√ 2.×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3.× 胰岛素为信息分子,只起调节作用,不为细胞提供能量。 4.× 5.× 6.√  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建构 (1)图示模型 (2)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浓度———高浓度。 ②神经调节———下丘脑传出神经。 ③胰高血糖素。 (3)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浓度———低浓度。 ②神经调节———下丘脑传出神经。 ③胰岛素。 (4)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4种器官 ①下丘脑: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 ②胰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 ③肝脏:进行肝糖原与葡萄糖的相互转化,进行葡萄糖和非糖物质的转化等。 ④骨骼肌:将葡萄糖转化为肌糖原,暂时储存。 2.糖尿病的病因及症状 (1)病因 类型 病因 Ⅰ型糖尿病 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Ⅱ型糖尿病 胰岛素受体功能异常或合成不足,但胰岛素分泌正常 (2)症状———三多一少” 一个健康的人进食半个小时后的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变化曲线如图,据图探讨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上述哪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       提示:a、b、c分别代表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曲线。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吗?阐述理由。       提示:血糖调节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