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25886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217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2-2023,石钟山记,答案,练习,同步,学年
  • cover
12《石钟山记》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划线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 A、水石相搏(击) 舟行适临汝(往) B、下临深谭(面对) 虽知不能言(说) C、扣而聆之(听) 余方心动欲还(心里有所感动) D、桴止响腾(上升) 自以为得其实(真相) 2、下列各组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鼓:振动)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虽:即使;)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扣:敲击)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恰好)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向:刚才的) 汝识之乎(识:知道)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无射:无射钟) 大石侧立千尺(侧:名词用作状语,在旁边) 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识之乎 ⑤周景王之无射也 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4、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 ( )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此余之所得也 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5、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6、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我从齐安去临汝,但是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D、余下的船从齐安出发到临汝去,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7、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 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8、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北音清越 C、长乐王回深父 D、然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9、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 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0、下列划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彭蠡之中有石钟山焉 于是余有叹焉 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至莫夜月明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D、而此独以钟名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1、下列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微风鼓浪 事不目见耳闻 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大石侧立千尺 D、扣而聆之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2、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 B、此三者,吾遗恨也 有大石当中流 C、得双石于潭上 盛以锦囊 D、此世所以不传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二、默写题 13、 (1)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察,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 , , “的论断。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批评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的句子是 , 。 (3) , 两句表明苏轼写《石钟山记》的目的是传播自己的见解,并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4)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水石相搏说”提出质疑的句子是 , , 。 《石钟山记》答案 1、A(B言,用语言表达C心动,心惊D腾,传播) 2、B该项中“适”应该解释为“往” 3、A(1)(5)两处的“之”解释为“的”,(2)(3)(4)三句中的“之”是代词。 4、C 5、B 6、A 7、D 8、B ACD三项的通假字分别是“莫”“父”“厌”。B项没有通假字。 9、D. “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