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6630385
2024届高考语文阅读教学:《乡土中国》“情境式”阅读指导方案
日期:2025-01-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205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2024届
,
高考
,
语文
,
阅读教学
,
乡土中国
,
情境式
高考语文阅读教学:《乡土中国》“情境式”阅读指导方案 《乡土中国》是高中语文课程中“整本书阅读与探讨”学习任务群的必读教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是:“通读全书,勾画圈点;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探讨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特点和论述逻辑。”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为“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单元导语中提出:“阅读《乡土中国》,要注意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把握全书的逻辑思路,了解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学会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积累阅读学术著作的经验。”参照以上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寒假阅读活动中,明确了四项任务: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分析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关注“问题”,学以致用;拓展阅读,知人论世。 1 乡土本色 与文学寻“根” 情境设置: 补充阅读当代作家李锐的作品《锄》。 本文主人公六安爷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在作品中,“锄”已不作为村民们谋生的手段了,为什么六安爷仍坚持去“锄地”?作者通过六安爷的坚持,想传递什么主题?请结合《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试做简要分析。 教师阅读分享 《乡土本色》解释了土地对于中华民族的特别含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是我们名族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与土地有关的一切,也构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深深地烙进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里。 在李锐的笔下,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这是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对土地深深的眷恋;然而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锄》写出了农民在失去土地和失去世世代代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后的茫然、创痛的心理状态。 2 《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与“农村寒门贵子”现象 情境设置: 补充阅读《中科院黄国平博士论文致谢原文》。 问题:费孝通在《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中提到:中国乡土社会是“熟悉”的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在这种社会中,语言足以传递代间的经验了。所以,中国的乡土社会,从基层上看,不需要文字。然而,中科院黄博士成长在中国一个贫穷的农村,从他的求学经历能看出,是读书使得这位寒门学子改变了自身的命运。那么,黄博士的求学经历和费孝通的观点是否存在矛盾?请简要分析。 教师阅读分享 完成本题,一定要厘清一个重要概念:文字下乡。文字下乡,指的是在基层的乡土社会中,在一个熟悉的面对面的交流社群里,乡民之间的交流工具。由于乡土社会的不流通性造就乡民间特有的熟悉性,他们的交流方式可以不需要借助语言,甚至只是一个眼神就可以达到“眉目传情”的交流目的。而黄博士作为寒门学子的求学经历,他寻求的不是交流工具,而是在学得文化知识。文化和文字,一个是知识积累,一个是交流工具,两者不能等同。另外,两个话题的社会环境存在差异。文字下乡,特指在保持不流通的乡土性社会中,是否需要文字作为交流工具;而黄博士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农村孩子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为走出乡土社会,从而学习人类文明的成果,进而成功融入现代社会的途径。 3 《礼治秩序》 与《秋菊打官司》 情境设置: 欣赏电影《秋菊打官司》。 问题:秋菊打官司目的不是为了赔偿,而是要个说法,请结合《礼治秩序》,分析一下秋菊心里的说法是什么?这个说法对贫困的秋菊而言,竟然比赔偿更重要,为什么?在秋菊依法打赢官司,村长受到法律制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荷花淀》课件(共50张PPT)(2025-01-23)
1《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39张PPT)(2025-01-23)
《陈情表》课件(共41张PPT)(2025-01-21)
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共15张PPT)(2025-01-23)
3 *《鸿门宴》课件(共61张PPT)(2025-01-2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