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音乐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6647304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 《孟姜女哭长城》课件(共20张PPT内嵌音视频)
日期:2025-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2223802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人教
,
内嵌
,
PPT
,
20张
,
课件
,
孟姜女哭长城
(
课件网
)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乐欣赏 孟 姜 女 哭 长 城 中国经典童话故事:《孟姜女》 孟姜女的故事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孟姜女传说渊源很早,《春秋左氏传》 《礼记·檀弓》《孟子》以及汉代《说苑》《列女传》等都有一些片断记载。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源自于“杞梁妻哭夫”的史实编写,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孟姜女原型杞梁妻,一个是范喜良的原型杞梁,历史上确有此人,并非虚造。 2006年,孟姜女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孟姜女每天登上石头翘首远望,期待丈夫归来,这块石头被后人题词称为“望夫石”。 孟姜女庙,中国旅游精选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始建于宋朝。 孟姜女庙的“贞女祠”,往上走的台阶有108阶。长阶随山势增高,直达山门,使孟姜女庙增加了几分庄严,还有说法是孟姜女寻夫千里迢迢,历尽千难万险,要人们象征性地体验一下。 欣赏江苏民歌《孟姜女》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 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 教材上的《孟姜女哭长城》为河北民歌。 歌曲分析: 调性:F调 节拍:四二拍 速度:中速 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 欣赏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传统民歌之一,各地都有它的踪迹。但是,从音乐上看,它与江浙一带的民歌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全曲共12段词,分别用时令花名作序引,叙述秦始皇时期的一对新婚夫妇生死离别的故事。相传,坚贞的孟姜女为被迫去筑造长城的丈夫范杞良千里送寒衣,历尽艰辛,路经苏州浒墅关被守关吏刁难,无法过关,孟姜女就把自己的悲惨身世编成了这个小曲献唱,终于感动了吏卒,开关放行。这个动人的故事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大约形成于唐朝以前,作为民间时调小曲约形成于宋元以后,千百年来人们用歌曲传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倾注着对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也借此抒发受迫者内心的悲怨。 《孟姜女哭长城》歌曲分析 整首曲调流畅、柔和、感情深切、表现细腻、结构严谨,整个乐段分为四句,每句落音分别为re、sol、la、sol,是典型的启承转合式的方整性乐段,此曲有过不少的变化,许多戏曲、曲艺音乐和民间乐器中都有它演变而来的曲调。 对比刚才听过的江苏民歌《孟姜女》和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旋律有何异同?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在江苏民歌《孟姜女》这首本体的基础上做了加工和改编。这种变化叫“同体变异”的现象。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孟姜女哭长城》的四句采用了“商2-徵5-羽6—徵5”的结音顺序。徵5音的两次出现,都有一定的稳定感觉。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句式过渡的痕迹。 原本民歌与创作民歌的区别: 1.原本民歌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的歌曲; 2.原本民歌其歌词、旋律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 3.原本民歌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手段进行传承; 4.原本民歌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民歌有三个特点: 第一,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民歌的作者是人民群众.是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为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会师歌》课件+素材(2025-03-24)
(新教材)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欣赏《渔舟唱晚》《百鸟朝凤》《二泉映月》课件+素材(2025-03-26)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采花》教学设计(2025-03-25)
人音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单元桑塔露琪亚 教学设计(2025-03-23)
其他版本初三上学期《歌剧漫谈》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03-2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