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48538

第五单元 4、《乡土中国》(第4课时)总结交流课课件(共17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5026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五,课件,必修,统编,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乡土中国》第4课时总结交流课 一、梳理概念 ,整合理解 二、多维比较 ,明晰内涵 三、完型导图 ,分享感悟 四、拟写目录 ,精设封面 1.通过梳理《乡土中国》一书的主要概念,进一步了解“乡土中国”所展现的传统文化特点,更好地认识中国社会的过去和现实。 2.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全书或局部的结构框架,培养和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3.自主建构阅读学术类整本书的方法、策略,形成和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编织技艺是如此,其实作文、读书也何尝不是如此呢? 今天我们要在导读、批读和研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作总结交流和拓展应用,以此来梳理整合学到的方法,分享交流阅读的经验,自主建构学术类著作的阅读策略。 【导入新课】 1.重读《乡土中国》,找出揭示乡土社会特征的相关概念加以准确理解。 (随机抽查5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师生相机评议补充)教师预设: (1)熟悉社会:因见证了每个人的生长过程而使人和人、人和动物形成最为熟悉的社会关系的村落式社会形态。 (2)差序格局:乡土社会里的人际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依据私人关系向外不断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关系圈。 (3)礼治社会:运用教化手段使人们主动服膺于传统习惯而维持稳定的社会形态。 (4)无为政治:乡土社会因不具备横暴权力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不具有同意权力所要求的分工体系而形成的微弱和松弛的统治形态。 (5)长老统治:区别于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以教化形成的礼的统治形态。 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 ? 的社会。 一、梳理概念,整合理解 乡土社会的系统概念 用以对比的其它社会的概念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借助语言的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系维着人民的法律 小家族 家庭 男女有别 男女求同 礼治秩序 法治秩序 调解体系 司法诉讼体系 无为政治 有为政治 血缘社会 地缘社会 1.中国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对比 全面深入地解释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 全面深入地解释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 全面深入地解释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 二、多维比较,明晰内涵 3.中国社会与美国社会对比 2.乡村与都市对比 “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概念内涵比较 二、多维比较,明晰内涵 社会结构模式 团体格局 差序格局 乡土社会的结构模式 西洋社会的结构模式 主张自我主义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群己关系是相对的具有伸缩性 依靠“礼”维持这一格局 各团体的人对于团体 的关系是相对的 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团体界限分明 依靠“法”维持这一格局 思考:为什么中国人对亲戚的称谓远比西方人复杂?比如我们称父亲的姐妹为姑姑,称母亲的姐妹为姨妈,而在英语中这两者统称为aunt。父亲的哥哥称伯父,父亲的弟弟为叔叔。而在英语中则统一用uncle代表。 结构单一(父母+未成年子女) 团体社群 临时性的(儿女成人即自食其力) 功能单一(生育儿女) 二、多维比较,明晰内涵 乡土社会“小家族”与西方“家庭”特性比较 结构复杂 差序社群(伸缩性) 绵续性的 功能复杂(事业型) 三、完型导图 ,分享感悟 重读《乡土中国》,完成下列左边思维导图, 然后侧重某一点和他人分享你的读书心得经验。 第一大组交流:《乡土中国》整本书结构导图 三、完型导图 ,分享感悟 三、完型导图 ,分享感悟 第二大组交流:《乡土本色》结构导图 三、完型导图 ,分享感悟 第三大组交流:从《长老统治》看《乡土中国》的语言特点 从整体看,《乡土中国》的语言可谓别具一格:质朴、自然,没有故弄玄虚的深奥,没有佶屈聱牙的生涩;通俗、形象,不乏幽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