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64090

统编版专题12.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2023年三升四语文暑期阅读专项提升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56次 大小:5964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三升,升学,专项,阅读,暑期
  • cover
知识梳理 一、提问方式 ①理解标题的含义。 ②理解标题的作用。 ③标题的好处。 二、知识梳理 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因此,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倾向。 标题的含义一般分为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两层。深层含义与文章的中心挂钩。 (一)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表层含义:指标题的字面意思或者与之相关的文章内容,可以根据题目关键词,联系文章情节进行归纳总结。 深层含义:指文章中心,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抒情议论句,对事情进行分析。 答题公式: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技巧一:分析标题的关键词 即从理解标题中关键词的字面义入手,关键词一般为名词,先解释关键词表面意思,然后联系文章内容,分析标题的深层含义并进行解释。 技巧二:分析标题的修辞义 分析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将它的本义还原后再作分析。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技巧三:分析标题的双关义 标题一语双关,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分析标题含义。 技巧四:分析标题和中心思想的关系 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出发点,定位与标题有关的情节或内容,去分析标题含义。 (二)标题作用 内容: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点明文章写作对象,体现人物性格,事物特点 ③交代故事背景、时间地点 结构:④点明线索,贯穿全文 ⑤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情感:⑥点明文章中心/揭示文章主旨 ⑦揭示作者的情感态度,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手法:⑧起到双关和象征的作用/运用XX手法,展示艺术效果(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⑨语言隽永,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三)拟写标题 一般说来,给一篇文章加题目,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 1.根据主要内容概括出题目。 这是最常用的概括方法。记事的文章提炼出中心事件做题目。 写人写景的文章以主要人物、景物或他们的特点来命题。 2.根据文章中心提炼出题目。 作者写一篇文章总有他的目的,根据中心去命题能使人一下子抓住文章的灵魂。 3.利用相关的物或景做题目。 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常常围绕某个物或景展开,这些物或景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4.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也可做题目。 它们或者像引子一样引出主要人物和事件,或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专项提升 一、现代文阅读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被送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即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成百上千万中国人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人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难的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 “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 “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了枪。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