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74658

第七单元16.1赤壁赋教学课件(共49张PPT)-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10555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七,必修,统编,人教,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余光中说过,如果要找一名古人去旅行,不要找李白,他太狂傲,不负责任;也不要找杜甫,他一生太苦,会很丧;要找就找苏东坡,他是一个能让一切变得有趣的人。 关于赤壁的 一诗 《赤壁》杜牧 一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赋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关 于 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语言上多使用骈句和对偶,手法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始于汉代,讲求铺张,称大赋;六朝时期,讲求对仗,称律赋;宋代,讲求自由,称文赋。 《赤壁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散结合。属于文赋。 文本研习 (一)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乐甚———愀然(哀、悲)———喜而笑 (1、2) (3) (5) (二)疏通字词 文言知识要点: 1、通假字 2、重点实、虚词(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4、古今异义 5、特殊句式 6、文化常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晦、朔、望、既望 动词,往,去。“如厕” 茫茫之状 飘飘然 adj词尾,…的样子 Shao3,一会儿 暴虎冯河:空手搏虎,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知识补充 壬戌:干支纪年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配地支,60年一循环。) 常见的纪年法: 1.干支纪年法。例:《赤壁赋》“壬戌之秋” 2.年号纪年法。 例:《琵琶行》“元和十年” 3.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既,已经 朔:农历每月初一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农历29或30】 夜游之乐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环境 活动 感受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想象 夸张 比喻 圣明君王或美好理想 这 内心 使动 乐歌悲箫 扣舷而歌 倚歌而和 客 主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5:主客问答 客:悲———喜而笑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东、西:n-状,向东、向西 n-v,向东进军 忧愁、凄怆 打败、攻占 被动 盘绕 端正【危言危行】 这样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