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82140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06-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44957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明治维新 ①建国: 出现国家 1~2世纪 5世纪 ②统一: 大和政权 AD646年(7世纪) ③改革: 大化改新 ④幕府统治: 镰仓幕府→德川幕府 12世纪 19世纪 9世纪 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AD1~7世纪 古代日本社会结构及演变(AD1~19世纪)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 (1)内部 天皇:有名无实,大权旁落 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2)外部 推行锁国政策; (只允许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幕府 天皇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2、美国叩关 (1)时间 1853—1854年(19世纪中期) (2)背景 (4)结果 (5)影响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 (3)经过 日本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 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黑船事件(1853年 ) 美国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民族危机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二)倒幕运动 1、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 (1)表现 ①西方列强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②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倒闭; ③黄金大量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④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2)结果 引发倒幕运动 幕府统治时代的日本社会等级结构示意图 社会危机 ①外因:西方列强入侵,激化社会矛盾,引发民族危机; ②内因:幕府封建统治与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加剧社会危机;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二)倒幕运动 2、倒幕运动的基本概况 (1)时间 (2)倒幕力量 (3)基本过程 1868年—1869年 ①中下级武士;②西南强藩;③朝廷公卿 1868年1月 ①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 ②倒幕派粉碎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③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1868年 1869年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易经》) 天皇:新权力中心 幕府:旧权力中心 幕藩体制→天皇体制(中央集权)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一)开始:颁布《五条誓文》 1、时间 1868年3月 2、内容 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伦; 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 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3、影响 ①表明了日本改革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②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五条誓文》(日文) 改革封建旧制度 积极向西方学习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改革方向 具体措施(内容)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社会生活上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三大国策: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 (二)改革: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天皇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幕藩体制→天皇体制)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②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殖产兴业: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③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日本组建新式陆军 鹿鸣馆舞会情景的浮世绘 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三、明治维新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