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58661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22267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7课,西晋,短暂,统一,北方,各族
  • cover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西晋的建立 1.在下图《三国那些事儿》一书中,我们能读到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是(  ) A.魏   B.蜀   C.吴   D.西晋 2.【时空观念】“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统一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西晋的建立者是 (  ) A.司马迁  B.司马懿  C.司马炎  D.司马睿 知识点2 八王之乱 3.【因果联系】晋武帝为了拱卫皇室,大封同姓诸王,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这说明“八王之乱”发生的原因是(  ) A.连年不断的混战局面 B.西晋采取分封制,诸王权力过大 C.晋惠帝的昏庸无能 D.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4.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西晋八王之乱造成的后果有(  ) ①导致西晋走向衰落 ②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 ③魏蜀吴三国鼎立 ④人们生产生活遭到破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21陕西清涧期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每一次人口大迁徙都伴随着浩劫与灾难。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形成于(  ) A.西汉后期    B.西晋后期 C.东汉后期    D.东晋后期 知识点3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6.(2023天津河东期末)从东汉末年到西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其中包括 (  )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匈奴、鲜卑、羯、氐、羌 C.满族、鲜卑、匈奴、羯、氐 D.大月氏、匈奴、鲜卑、满族、氐 7.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下列少数民族中曾在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结束黄河流域的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羌族 能力提升全练               8.(2022江苏南通中考改编,1,★)三国是东汉末年以来由分裂走向大一统的过渡时期。结束这一时期,统一全国的是(  ) A.西晋    B.东晋    C.西汉    D.秦朝 9.(2023河北磁县期末,13,★★)“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导致了西晋衰落……促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该“内乱”是指(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楚汉之争    D.国人暴动 10.(2022广东紫金期末,27,★★)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说明西晋的社会风气是(  ) A.唯利是图,生活腐化 B.贵族当权,轻视功名 C.注重门第,鄙视富贵 D.能力至上,不计名利 11.(2020湖南永州中考,3,★★)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12.(2018广东中考,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13.【历史解释】(2022广东中考,5,★★★)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形成“英儒毕集”局面。苻坚这一举措(  ) A.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 B.体现“无为而治” C.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 D.有利于民族交融 史料拓展全练 拓展 八王之乱 14.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帝(指晋武帝)惩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职任。又诏诸王皆得自选国中长吏。” ———《资治通鉴》   史料二 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摘编自《晋书》 (1)史料一中晋武帝指的是谁 结合所学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