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790043

(人音全国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缤纷丝竹》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4-12-2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4380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音,全国,音乐,八年级,上册,缤纷丝竹
  • cover
(课件网) 缤纷丝竹 年 级:八年级 学 科:音乐(人音全国版)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课件 复习巩固 聆听与思考 1.旋律来自于哪首音乐作品? 2.乐曲中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复习巩固 聆听与思考 1.旋律来自于哪首音乐作品? 《彩云追月》 2.乐曲中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高胡 主奏乐器———高 胡 又称“粤胡”,高音弓弦乐器,音色清脆、明亮,是“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之一。 “滑音”是特色演奏技巧。 主奏乐器———高 胡 丝竹乐的乐种之一。20世纪初形成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 “丝竹乐”之“广东音乐” 《雨打芭蕉》 雨打芭蕉 聆听与思考 1.主奏乐器是什么? 2.旋律给听者怎样的音乐感受? 3.表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雨打芭蕉》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乐曲意境 主奏乐器高胡音色甜美,富于歌唱性,生动描绘了人们欢愉的心情,展现出诗情画意的岭南风光。 聆听音乐,看谱例,找出相同旋律。 第一部分 第一、二乐句 聆听音乐,看谱例,找出相同旋律。 第一部分 第一、二乐句 民间音乐创作手法———换头合尾 合 尾 唱一唱“合尾” 第一部分 第二、三乐句 同 头 乐曲第一部分的三个乐句,以“换头合尾”、“同头换尾”的手法相连,使得旋律既统一又有变化。 第一部分 音乐创作手法 聆听与思考 1.顿音的使用起到怎样的作用? 2.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雨打芭蕉》第二部分 《雨打芭蕉》第二部分 句幅短小,节奏活泼跳跃。轻盈的顿音演奏,生动地勾勒出落雨打芭蕉时的动态,展现了芭蕉丰收后人们的欣喜之情,另有一番情趣。 《雨打芭蕉》第二部分 唱一唱 《雨打芭蕉》第三部分 结尾部分,旋律围绕着“商”音re进行,做渐慢处理,形成一个简短的结束部分。高胡的甜美音色,为乐曲增添了清新之美。 《雨打芭蕉》全曲欣赏 “五件头”: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广东音乐乐队编制,包括高胡、扬琴、椰胡、秦琴、竹笛(或洞箫)等。 “丝竹乐”之“江南丝竹” 聆听与思考:乐曲中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江南丝竹 聆听与思考:乐曲中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二胡 笛子 江南丝竹 二胡的共鸣箱比高胡略大,定弦比高胡低纯五度或纯四度。 二胡音色柔美、含蓄,高胡音色清脆、明亮。 二胡 高胡 二胡、琵琶、扬琴、小三弦、笛、箫、笙、板、鼓。 江南丝竹常用乐器 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曲调明快热情,常用于喜庆、节日等场合。 全曲由四段变奏和一首母曲构成,速度由慢及快。 江南丝竹《欢乐歌》 母曲 聆听变奏一,找出母曲旋律骨干音 变奏一 变奏一“第一小节”旋律骨干音 变奏一 变奏一中的旋律骨干音 变奏一 旋律发展手法———放慢加花 旋律发展手法———放慢加花 《欢乐歌》采用将母曲放慢加花的变奏手法发展而成,并将母曲置于全曲最后一段。这种结构称为“倒装变奏曲式”。 倒装变奏曲式 课堂练习———听辨判断 哪一段是广东音乐?哪一段是江南丝竹? 第一段《中花六板》 第二段《步步高》 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 课堂练习———听辨判断 哪一段是广东音乐?哪一段是江南丝竹? 第一段《中花六板》 第二段《步步高》 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 1.学习了丝竹乐中的“广东音乐”和“江南丝竹”。 2.了解了“换头合尾”、“同头换尾”和“放慢加花”等民间音乐创作手法。 3.认识了高胡,及其在呈现广东音乐地方色彩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课堂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