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793386

6.《过秦论》知识点复习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日期:2025-05-05 科目:语文 类型:素材 查看:68次 大小:246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过秦论,知识点,复习,2022,2023,学年
  • cover
过秦论 贾谊 一、作者简介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太傅。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辞赋代表作《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鲁迅先生对贾谊《过秦论》的评价是“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的“西汉鸿文”。 二、字词释义 殽函xiáo hán:殽山和函谷关。 雍州yōng zhōu:中国古九州之一 窥kuī: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囊括nánɡ kuò:全部包罗在里面 膏腴gāo yú:肥沃 廉颇Lián pō :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 逡巡qūn xún: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或退却 箭镞zú:箭头 流血漂橹lǔ:血流成河,可以浮起盾牌。 鞭笞biān chī:用鞭子或板子打 藩篱fān lí:本义是指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栅栏,引申为边界、屏障,也比喻界域、境界,或用来指某一范畴。 黔首qián shǒu:百姓,平民。 阡陌qiān mò:指田间小路。 氓隶méng lì:对平民的贱称。 中人zhōng:平常的人。 行伍háng:军队下层组织的名字。 一夫作难nàn:指陈涉农民起义。 劲弩jìng:强劲的弓弩。 掌握成语含义,熟悉成语使用 瓮牖绳枢wèng yǒu shéng shū:用破瓮砌成窗子,用草绳系住门枢。比喻贫穷人家。 锄耰棘矜chú yōu jí qín:统指农民的锄具。 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像云一样聚合在一起,像回声一样回应。 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揭竿而起:揭,举起。竿,竹竿,指代旗帜。起,起义。高举反抗的旗帜,起来斗争。泛指人民武装起义。 三、课文分析 本文的思路结构 第一部分(1-5):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记叙) 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1)兴起的过程(第一、二、三段)(攻之势) (2)灭亡的过程(第四、五段) (守之势) 第二部分:(6):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揭示中心论点。(议论)四、重要考点 1.第四自然段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第四自然段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第四自然段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第六自然段作者将陈涉与九国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 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 5.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 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写作目的:本文记叙了秦王朝兴亡的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借古讽今,规劝汉文帝施行仁政。 6. 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的策略)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东方各国北边至燕国,南边至楚国,联合起来抗秦,叫合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 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跟随一样,名词做状语) 威振四海(“振”通“震”,震慑)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再,多) 孝公既没(没,通“殁”,死) 约从离衡(衡,通“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的策略) 7.古今异义 以为桂林、象郡。———以为”(古:把……作为。“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今:认为) 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斩木为兵。———兵”(古:兵器 今:士兵) 自以为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