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用轻巧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尝试为歌曲的第一乐段加入轮唱。 在听赏、演唱、分析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并理解抗日战争时期歌曲团结鼓舞民众、打击敌人的作用。 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及作者贺绿汀的主要贡献,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并能用“急吸缓呼”的换气方法演唱歌曲。 2、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欣赏电影歌曲(播放电影《地道战》主题曲) 师: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的,虽然他们非正规军,但他们的英勇事迹不输任何一支正规部队。你们知道他们是哪支队伍吗?生:———游击队。 2、情景表演游击队战士的经典作战法。(声东击西) 3、体验一回游击队战士接头暗号(第一小分队与第二小分队) 暗号一 X x x x 0 | X x x x 0 :‖ 跺脚 拍 腿 拍手 跺脚 拍 腿 拍手 暗号二 Bengbeng| X x x x 0 bengbeng | X x x x 0 | (模仿子弹的声音) 4、师生共拍暗号,师加入范唱《游击队歌》。 二、聆听体验: 欣赏全曲 1、歌曲描绘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2、划分段落结构。 A段(1—8小节) B段(9—16小节) 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三、歌曲学唱 1、音乐知识:弱起小节 2、曲谱视唱 ①比一比,唱一唱。 A段节奏特点———密集、紧凑、富有弹性(beng) 师用小军鼓带入让学生感受紧凑密集 B段节奏特点———坚定、富有活力(beng) 师用大军鼓示范节奏,再邀请一位学生体验并为大家伴奏。 对比:3 4 5 和3﹟4 5 ②用beng完整视唱旋律 生边唱边打暗号———师第二段时带入小军鼓为其伴奏 3、填词演唱 ①打节奏念歌词(邀请2位学生体验小军鼓) 邀请其中一位学生打小军鼓,其他学生念歌词,师引导。 ②分析歌曲情景段落 A 夜间伏击 师生创编一个情景动作调整歌唱的状态。(舞蹈视频观看启发) B 奋勇前进 师生创编两个动作表现歌曲情感和调整声音的状态。 ③分析力度记号:p pp mp f mf(师生探讨) ④完整演唱全曲 四、拓展延伸 聆听合唱版本《游击队歌》 创编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使其更加的丰富。 完整展示:合唱形式(轮唱———指挥———大小军鼓) 五、作品介绍 作者生平及作品创作背景 六、拓展欣赏,情感升华: 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选段《游击队舞》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岁月的长河流淌着许多难忘的旋律,它们讲述着历史,记载着过去。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查找一下反映抗日战争的一些小故事和相关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