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96780

10.2《师说》课件(共5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5782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师说,课件,58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关于老师的名言: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师说 韩愈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一起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 它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他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时代背景 “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初中时学过的《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与“论”相比较,“说”较偏重于说明(始自唐宋,明清时尤甚),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同时,“说”的内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所以后世对于论说文中的“说”,又有所谓“杂说”的称呼。 本文标题“师说”不是“说说老师”之意,“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即“解说……的道理”之意。“师说”的意思应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检查预习 ①句读(    )②近谀(    ) ③郯子(     ) ④苌弘(    ) ⑤老聃(    ) ⑥经传(    ) ⑦贻之(    ) ⑧巫医(    ) ⑨李氏子蟠(  ) 明确:①dòu ②yú ③tán ④chánɡ ⑤dān ⑥zhuàn ⑦yí ⑧wū ⑨pán 问题展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从师的原因是什么? 3、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者,辅助性代词,这里指“人 ” 。 学者:即求学的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 ……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者:辅助性代词,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的语气。 1、表示“‥‥‥的原因”。 2、表示“用来 ‥‥‥的东西”。 这里是:“用来 ‥‥‥的” 研读文本(第一段) 道:道理,指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 业:学业。 惑:疑难问题。 受:通“授”,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知:动词,懂得,明白。 之:代词,代道理,知识。 孰:谁,疑问代词。 惑:名词,疑难问题。 从:动词,跟随,跟从。 为:动词,作为,成为。 解:解答,理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乎:介词,于、在。 闻:知道,懂得。 从:跟随,跟从,动词,省略了宾语。 师:意动,“以……为老师”,把……当作老师。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动词,学习。 庸:副词,表疑问,岂,哪。 年:年龄。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所以,因此。 无:不论,不分,动词。 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所存:固定搭配,存在的地方。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课堂练习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