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39121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6.1 芣苢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18779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高一,语文,统编,必修,上册,芣苢
  • cover
(课件网) 芣苢 《诗经·周南》 导入课文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圣人以为不习《诗》,都没法子说话,一开口就是鄙陋庸俗。它的语言方式就是谦谦君子雍容揖让的典雅之风。我们已经通过《关雌》和《蒹葭》倾听了先民的歌唱,领略了中国诗歌源头的美丽。 今天,我们继续聆听先民的心声《芣苢》。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基本知识,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现实。 2、学习“重章叠句”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了解古代的劳动场面,培养热爱劳动的精神品质。 作者简介 “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前5世纪)的诗歌305篇,反映了约五百年的社会面貌。 [资料助读] 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这是周代人们采集芣苢时所唱的歌谣。《毛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后人多不赞成毛序的说法。 其他说法有所谓“伤夫有恶疾”说、“室家乐完聚”说、“喻求贤才”说、“祈子求福”说、“童儿斗草嬉戏”说、普通劳动歌谣说以及歌颂夏禹说等等。 写作背景 自主学习 1、芣苡(fú yǐ):植物名,即车前子,种子和全草入药。 2、有:取也。 3、掇(duō):拾取。 4、捋(luō):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5、袺(jié):用衣襟兜东西。 6、襭(xié):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一、读准字音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朗读 注意:诗歌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茂盛的样子。 “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 取得,获得。 拾取,摘取。 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提起衣襟兜东西。 翻译:车前子儿呀鲜艳动人,采呀快快采些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课文理解 采采:同“彩彩”; 繁茂、鲜艳。 薄言:含有劝勉的语气。 有:采取,指已采起来。 翻译:车前子儿鲜艳动人,一颗一颗拾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课文理解 掇:拾取。 捋(luō):顺着枝条把车前子抹下。 翻译:车前子儿摇曳生姿,手提着衣襟兜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掖起了衣襟兜回来。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课文理解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xié):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 兜东西。 内容小结 人们出发去采摘芣苢 芣苢 采摘的场景过程 苯莒越采越多 劳动的热情和欢欣 采之 有之 掇 捋 袺 撷 (采采芣苢) 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拓展知识 “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反映了约500年的社会面貌。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