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62264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习题课件(4份打包)

日期:2024-06-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73759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文明,打包,4份,课件,习题
    (课件网)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距今10 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2.地位: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   均发现于中国。 3.标志:   、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   的发展。 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稻、粟和黍 农作物种植 磨制石器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7 000 时间 距今约   年 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 气候 温暖湿润,雨水充沛 房屋    建筑(图一) 原始 农业 种植   (图二);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工具以   最为典型 原始畜 牧业 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干栏式 水稻 骨耜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因为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宽阔,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便于进行农业生产。 陶器 原始手 工业 制作   、玉器、乐器,掌握雕刻技术,使用天然漆 重点 图片 图一  图二 6 000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时间 距今约   年 地点 黄河流域的陕西    半坡村 气候 较今天更为温暖湿润 房屋    房屋(图一) 原始 农业 使用磨制石器,种植   原始 畜牧业 饲养猪、狗等家畜 西安 半地穴式圆形 粟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农耕生活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 彩陶 原始 手工业 最具特色的为    (图二), 会纺织、制衣 重点 图片 1.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哪个国家( )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美国 2.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标志 着( ) A.原始手工业兴起和发展 B.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 C.原始畜牧业兴起和发展 D.原始部落兴起和发展 B B 3.(2022青岛)榫卯(sǔn mǎo),是利用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连接的木构件工艺(如图)。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榫卯木构件出土于浙江河姆渡遗址。河姆渡人可能利用这项技术( ) A.制作精美玉器 B.制作青铜农具 C.建造干栏式房屋 D.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C 榫卯结构示意图 4.2019年,北京平谷上宅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器、磨制石器和半地穴式房屋遗存,这三类考古发现还出现在(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5.(2022江西)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推断出半坡人( ) A.会制作玉器 B.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 C.主要种植粟 D.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6.约10 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使用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 A.远古时代 B.部落联盟时代 C.旧石器时代 D.新石器时代 D B D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 000件,全面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 材料二 半坡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6 700至5 600年。该遗址于1953年春被发现,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遗址面积达10 000平方米。遗址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粟种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近万件文物。 (1)材料一中的河姆渡遗址位于哪一大河流域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河姆渡人的生产工具、种植作物、房屋样式。 (2)材料二中的半坡遗址位于哪一大河流域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半坡人的生产工具、种植作物、房屋样式。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地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的相同之处。(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