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63937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学案

日期:2024-06-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8次 大小:12237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0课,拜占,帝国,查士丁尼法典,学案
  • cover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 2.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3.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1.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2.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知识预览】 【新课探知】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1.拜占庭帝国的形成 (1)建立: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建新都 。帝国分裂以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 (2)版图: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 西部和非洲 地区。 (3)发展的原因:这些地区 发达,有许多大都市和 港口。 (4)表现:经济活跃,社会稳定,进入一个 。 2.《罗马民法大全》 (1)背景: 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 (2)时间: 年。 (3)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 权力。 (4)组成(内容): 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成 ,同时又汇编成了 ,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 ,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 。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 。 评价: ①局限性:《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 。 ②积极性:首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 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其次,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 的 基础。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过程: (1)从7世纪起, 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大部分领地。 (2)9世纪后,外部 进攻,版图不断被蚕食。 (3)拜占庭皇帝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却引来了西欧封建主的 攻打帝国,拜占庭帝国国势日渐衰落。 (4)1453年, 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2.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1)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 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2)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 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归纳总结】 1.易混警示 (1)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它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它前后经历 上千年之久,被称为“千年帝国”。 (2)罗马《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查士丁尼时期,在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 的基础上编订的四部法律合称《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2.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能够延续一千多年的原因: 地理位置优越。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 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经济比较活跃, 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④统治者查士丁尼的卓越才能 3.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以及启示 灭亡原因: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外族势力入侵;帝国统治者心态保守,固步自封,违背时代潮流。 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改革开放是富国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基础巩固】 1.双头鹰是俄罗斯和巴尔干诸国的国家符号,这种国家符号来源于一个古老的文明。1453年后,这个古老的文明彻底消失,仅留下一个象征。这个古老的文明是指( )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犹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