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69586

专题四 诗词中的形象:人物形象课件(共45张PPT)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4781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形象,专题,全国,阅读,古代诗歌,语文
  • cover
(课件网) 诗歌中的形象 ———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一、明确诗歌人物形象的分类 二、规范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板 三、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回顾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 形象 炼字/句 语言风格 语言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手法 思想情感 观点态度 内容 写了什么 怎么写的 表现什么 理解诗歌 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 形象一:抒情主人公(诗人自我形象) (偏重抒情诗) 形象二:刻画的人物形象(他人形象) (偏重叙事诗) 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 (偏重写景抒情诗) 景物形象 主要是咏物诗 诗歌形象 (注:每首诗都有自我形象,但不一定有他人形象)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一 自我形象(主观形象),即作者自己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人形象(客观形象),即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它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寄托。 如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中塑造了一个从容自适的渔夫形象。 这首词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诗人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诗人隐居生活的乐趣。 知识梳理 二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他人形象(客观形象),即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它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寄托。 英姿勃发,年少有为,儒雅风流,又取得丰功伟绩的英武的周瑜形象。 用小乔烘托周瑜年少有为的英雄形象;“羽扇纶巾”是肖像描写,表现周瑜的儒雅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神态描写,表现周瑜在战场之上的指挥若定,从容不迫。 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知识梳理 二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020·全国卷Ⅲ)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2.(2017·全国卷Ⅱ)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3.(2014·山东卷)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2014·江苏卷)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5. (2014年上海卷) 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4分) 设问方式 审题要点 题干中有“形象”字样,其包含诗中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概括或分析的是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二 四 知人论世 关注背景,结合情感进行分析。 侧面描写 他人的反应(评论)、对比衬托 、环境衬托 、物象衬托(梅兰竹菊)、借典自况、对比,或对他人的隐晦的讽刺、揭露、批判。 正面描写 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或细节描写等,概括形象特征。 主要事件 通用分析诗歌描述的事件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一 三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①。 注:①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诗人自我形象 一:知人论世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当年”,指1172年(乾道八年),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