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872235

华师大七年级上科学课件《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一课时(课件 37PPT)

日期:2025-05-1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117949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华师大,七年级,科学,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一
  • cover
(课件网) 走进科学 第四节 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1) 1、认识物质,能区分物质和物体; 2、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并能区分; 3、体验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知道质量的含义和单位; 4、掌握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和维护方法。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基础,是物质、能量和信息。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能量是一切物质运动的动力, 信息是人类了解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凭据。 一、物质: 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而自然界是由什么组成? 植物 动物 空气 岩石 大海 云彩 …… 都是物质 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物体与物质的区别与联系: 物体有一定的体积,占有一定的空间; 物质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材料。 思考讨论: 1、说一说桌子、橡皮、铅笔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2、课桌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椅子呢? 3、木头这种物质可以组成哪些物体? 4、课桌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结论:不同的物体可能由不同的物质组成。 结论:不同物体可能含有相同的物质。 结论:同一种物质可以组成不同的物体。 结论:多种物质可以组成同一种物体。 讨论:物质状态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以水为例 水的循环变化 结论:物质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思考与讨论: 1、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过几分钟后冰熔化了。 以上变化现象中,物质在变化前后有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类似这样的变化,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定还有许多,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1、物理变化: 你还知道哪些日常生活中物理变化的例子吗? 矿石磨碎; 粉笔变成粉末; 酒精挥发; 树木做成桌椅等……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活动1:镁带的燃烧实验 要求: 1、观察燃烧前镁带的形状、状态。 2、观察镁带燃烧过程中的现象; 3、观察镁带燃烧后的物质形状、状态,并与燃烧前进行比较。 镁带燃烧前是银白色的固体,有光泽有弹性。 镁带被点燃后,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并放出热。 镁带燃烧后,变成白色固体,没有光泽,一碰就碎成末。 这种粉末状固体不同于原来的镁带,是一种的新的物质。 2、化学变化: 你还知道哪些日常生活中化学变化的例子吗? 切开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变成褐色; 用石灰水刷过的墙壁过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白 钢铁生锈 …… 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也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判断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矿石粉碎。 2、手电筒按下按钮发光。 3、铁片在空气中生锈。 4、将石灰石碾成粉末。 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6、用石灰水刷墙,墙渐渐变白。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 1、2、4 3、5、6 物理性质: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 溶解性、导热性、导电性等。 如: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4、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找出下列文字中,哪些表示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表示化学性质? 硫化氢,是一种可燃性无色气体,易溶于水,具有臭蛋味,它的熔点为-82.9℃,沸点为-61.8℃。 化学性质:_____ 物理性质:_____ 可燃性 无色、气体、易溶于水,臭蛋味、熔点-82.9℃、沸点-61.8℃ 1、我们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mass),用符号m表示。 二、质量: 国际千克原器: 国际千克原器又被称为“一千克标准物”,是指1889年经国际计量大会批准,作为千克单位标准物的砝码。该砝码由具有较强抗氧化性的Pt-10Ir铂铱合金(90%铂与10%铱)制成,直径与高度均为39.17毫米。 在国际单位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