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90605

11.1《过秦论》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35139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1,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此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两个细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过秦论 贾谊 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学识渊博,年轻时就负有才名,年仅二十岁,就被召为博士。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人称贾长沙、贾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不被重用,仍忧心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相争,汉朝建立,五百年战乱破坏,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为此,贾谊极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民安方得维持汉王朝统治。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写作背景 “过”,动词(指出……过失、过错);“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古代一种论断事理的文体,包括论政、史论等。 标题《过秦论》是什么意思? 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看看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叙事说理 壹 学习第一段 秦孝公———秦国崛起“兴”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 而取西河之外。 形作名,险要的地势 拥有 表目的 并吞 并吞 窥视 牢固地守卫 并吞 八方荒远之地,此指天下 辅佐 在内 建立 法令制度 致力于 防守和作战 器械 使动用法 两手相合,形容毫不费力 黄河以西 崤山、函谷关 秦国凭借哪些优势崛起? 结果 ①地理优势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秦得以安全生存和发展的天然屏障。 ②人和优势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③人才优势 外交:“外连衡而斗诸侯”,离间六国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崛 起 原 因 商鞅变法 政治:内里法度 经济:务耕织 军事:“修守战之具”,走强军之路 练一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致力于 B.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内:对内 C.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斗争 D.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拱手:双手合抱,形容不费力气 C 斗,使动用法,使……斗争,争斗 贰 学习第二段 惠文、武、昭襄———秦国 “强”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 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已经 死 继承 已有的基业 沿袭 前代的策略 夺取 割取 策略: 影响: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 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会同结盟 形容词使动用法 吝惜 用来 招致 联合 通“纵” 互相帮助,成为一体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