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6916636
第08讲 记叙文(四)概括-讲义-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746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七年级
,
上册
,
五四
,
编版
,
语文部
,
-2023-2024
课 题 记叙文(四)概括 教学目标 1.学会梳理故事情节。 2.能准确概括记叙文故事情节。 授课内容概要 ※知识精讲(一)常考题型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请概括某某在文中做的几件事情(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概括)3.概括能体现出人物XX性格的哪些事件(重点是关注性格,从文中找表现这一性格的事件)4.概括原因类(二)解题方法1.解题注意事项(1)根据已知答案确定答题范围。(2)根据已知答案进行仿写。(3)尽量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如果已知答案是文中的原词,我们也要去文章中抓住关键词语来进行概括。2.具体方法(1)标题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3)取主舍次法。一篇文章往往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主要内容就是详写部分,即是重点段。我们可以抓住重点段,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有些文章的重点段不止一个,可以把它们连起来概括,或用“……的经过、……的几件事”等形式概括。(4)事件提问法。即对一件事的结果或一个人的结局进行寻根究源的提问,从回答问题中概括整件事。(5)自写法。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答题时应进行要点综合式的概括,进行分步分层的概括,进行突出重点、突出主体的概括。可以抓住线索去概括,先根据线索写一个与线索有关的词语,然后逐步扩充这个词语,加入六要素中的元素。(三)表格类概括解题思路“两看一仿”,看类别定方向,看提示定范围,仿例句定表述。首先分析表格几列分别考查什么能力,然后再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段落范围以及表格中例句的信息提示,我们发现可以在更小范围内捕捉到答案信息。这就是看提示定范围。分析同列中的例句,参照例句进行仿写,答案就比较完整了。1.心理情感概括解题方法(1)根据已知答案确定答题范围,根据人物情感变化给文章分段。(2)尽量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在没有直接表现人物心理的段落中,通过人物描写概括人物心理或情感。2.理清情节,概括人物性格。找准冲突,展现人物思想性格。纵横对比,挖掘人物性格。纵比:即将同一人物个性发展的不同阶段相比较;横比:即将不同人物的异同相对比。(四)易错点1.概括不准确,不全面。会漏掉六要素中的某一点。记事写人的文章要素是:_____对策:首先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2.没有抓住关键词语,比如表示线索的词语记叙线索 以人:人的活动、见闻感受、感情;以物;以事。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对策:有些题目含有隐性的条件。比如 “文章以‘两角钱’为线索,请你梳理故事情节”,回答这种题目时候要注意每一个故事情节中都要出现“两角钱”。3.没有根据已知答案进行仿写。4.没有抓住答题区间。对策:审清题目给出的范围,或者找出给出例子所在的位置,确定要写内容所在的区间。5.审题不清楚,没有真正的去理会出题者的意图,找不准答题区间。对策:命题者为了给考生提供帮助,在题目中会给考生暗示阅读范围,一般有文本局部整体和文本全部整体的区别:如果是“阅读……,完成”或者是“联系上下文……”一类明确阅读范围的试题,属于局部阅读的整体感知;如果是“联系全文”、“从文中看……”等等,这就是文本全部内容的整体感知。因此考生特别注意题目的提示,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归纳内容答题。※例题解析小巷里的面馆①在我居住的小区旁边有一条小巷,巷子走到底是家小面馆,老板是个老头儿。他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头白发,精瘦。当他悠闲地坐在门前台阶上抽烟时,透过那飘缈烟雾,从他浑浊却深邃的眼中,我看到了人世沧桑。②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件(共52张ppt)(2025-04-28)
4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课件(共25张ppt)(2025-04-28)
第19课 紫藤萝瀑布 课前预习单(原卷版+解析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2025-04-27)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趣味导图【整本书完整版】(PDF版)(2025-04-27)
第20课 狼 课件(共35张PPT)(2025-04-2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