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57072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应用文(碑文)(含解析)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205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
  • cover
文言文专题训练应用文(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乌氏庙碑铭 韩愈 元和五年,天子曰:“卢从史始立议用师于恒,乃阴与寇连,夸谩凶骄,出不逊言,其执以来!”其四月,中贵人承璀即诱而缚之。其下皆甲以出,操兵趋哗,牙门都将乌公重胤当军门叱曰:“天子有命,从有赏,敢违者斩!”于是士皆敛兵还营,卒致从史京师。壬辰,诏用乌公为银青光禄大夫、河阳军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封张掖郡开国公。居三年,河阳称治,诏赠其父工部尚书,且曰:“其以庙享。”即以其年营庙于京师崇化里。八年八月,庙成,乙巳,升于庙。 乌氏著于《春秋》,谱于《世本》,列于《姓苑》,在莒者存①,在齐有余、枝鸣,皆为大夫。秦有获,为大官。其后世之江南者,家鄱阳;处北者,家张掖,或入夷狄为君长。唐初,察为左武卫大将军,实张掖人。其子曰令望,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孙曰蒙,为中郎将;是生赠尚书②,讳承玼,字某。乌氏自莒、齐、秦大夫以来,皆以材力显;及武德已来,始以武功为名将家。 开元中,尚书管平卢先锋军,属破奚、契丹;从战捺禄③,走可突干④。渤海扰海上,至马都山,吏民逃徙失业,尚书领所部兵塞其道,堑原累石,绵四百里,深高皆三丈,寇不得进,民还其居,岁罢运钱三千万余。其后与耿仁智谋说史思明降。思明复叛,尚书与兄承恩谋杀之。事发,族夷,尚书独走免。以疾去职。贞元十一年二月丁巳薨于华阴告平里。 【注】①存:指乌氏先祖乌存。下文中的“余”“枝鸣”“获”“察”等都是乌氏先祖的名字。②是生赠尚书:他生养了获赠尚书的乌承玼。③捺禄:山名。④可突干:契丹将领的名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致从史京师致:招引 B.其以庙享享:上供 C.属破奚、契丹属:接连 D.走可突干走:赶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阴与寇连,夸谩凶骄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B.其下皆甲以出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C.始以武功为名将家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D.寇不得进,民还其居向使三国各爱其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诱捕叛将卢从史时,乌重胤挡住军门,控制住了局面。朝廷对他嘉赏提拔,并给予他建立家庙、享祭先祖的荣耀。 B.乌氏宗族源远流长,历代都以才智能力显扬于世。入唐后成为名将之家,乌重胤因平叛有功而被封为河阳军节度使。 C.乌氏家庙祭祀乌重胤的先祖三代人:父亲工部尚书、左武卫大将军乌承玼,祖父中郎将乌蒙,曾祖父左领军卫大将军乌令望。 D.这篇碑铭详略得当,着重记叙了乌承玼父子舍生忘死报效国家的感人事迹,而对他们先祖的事迹则略去不述。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夸谩凶骄,出不逊言,其执以来! (2)尚书领所部兵塞其道,堑原累石,绵四百里。 (3)事发,族夷,尚书独走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清献公神道碑 苏轼 故太子少师清献赵公,既薨之三年,其子除丧来告于朝曰:“先臣既葬,而墓隧之碑无名与文,无以昭示来世,敢以请。”天子曰:“嘻,兹予先正,以惠术扰民如郑子产,以忠言摩士如晋叔向。”乃以爱直名其碑,而又命臣轼为之文。 公讳抃,字阅道。少孤且贫,刻意力学,中景祐元年进士乙科。为武安军节度推官。民有伪造印者,吏皆以为当死。公独曰:“造在赦前,而用在赦后。赦前不用,赦后不造,法皆不死。”卒免死。一府皆服。阅岁,徙通判宜州。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公使医疗之,得不瘐死。会赦以免。公爱人之周,类如此。 公得虔州,地远而民好讼,人谓公不乐。公欣然过家上冢而去。既至,遇吏民简易,严而不苛,悉召诸县令告之:“为令当自任事,勿以事诿郡,苟事办而民悦,吾一无所问。”令皆喜,争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