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新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初步把握自然科学论著阅读方法。 2.学会为科学论文写提要。 3.运用合适手段介绍科学论文。 活动时间 适当穿插在课文教学中或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专题活动。 活动一:自然科学论著阅读方法专题讨论会 抛出问题 自然科学论著专业性很强,涉及一些专业知识,行文中常常使用科学术语和概念,在阅读方法上应该采取合适的阅读策略,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围绕“如何阅读自然科学论著”,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自然科学论著其实是有“窍门”的,比如抓住其中的基本概念,把握概念间的联系,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等等。小组合作,分别梳理本单元课文的主要概念、基本观点,看看作者是运用了哪些现象或事实来支持他的观点的。可以列出一个表格,以便清晰地呈现文本的内容和思路。然后再总结一下,想一想,阅读这一类论著,应当掌握哪些基本的方法与同学讨论,交流心得。 2.自然科学论著的语言讲求严密准确,复杂的思路常常用长句子来表述。阅读长句子,要把握句子的基本成分或结构层次,理解句中的重要概念,进而掌握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自然选择的证明》等课文中找出一些比较“难懂”的长句子,想想,自己是怎么读懂它们的? 思路点拨 1.自然科学论著阅读方法提示: ①通读文本,整体感知。先整体上了解文章在谈什么,粗略了解文章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②研读文本,理清结构。自然科学论著一般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其结构层次也因而较为明显。作者先谈什么,后谈什么,思路是十分清晰的。可采用问题引导方式快速梳理文本结构层次。 ③圈点勾画,化整为零。将文中概念性词语,观点性句子、总结性句子、作者刻意强调的句子等关键性句子,用自己可以识别的线条或符号标识下来。这样,文章核心内容就会凸显出来。 ④淡化专业概念(术语),注重逻辑关系。自然科学论著一般有较为专业的概念或术语,比如《自然选择的证明》一课里的“变种”“物种”,《宇宙的边疆》一课里的“星系”“光年”等在阅读中,不必深究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应侧重于作者对相关概念的关系表述,理解其间的逻辑关系。 ⑤分析方法,明确观点。自然科学论著属论说文,其内容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论说文有差别,但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我们常见的论说文是没有差别的,作者用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或意图的句子,一般也是较容易理解的。能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理解文章的观点,这样就基本上完成对文本的初步阅读了。 理解文中的长句提示: “结构复杂的长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单句因为附加成分多而结构复杂起来,一是句中定、状、补成分由多个短语或复杂短语构成;二是主、谓、宾由复杂短语充当。因此,分析复杂单句,首先要抓住“主干”;再分析句中的“枝叶”,搞清结构,理解意义及作用;进而把握语意。复句因为表达层次丰富而使结构复杂化,特别是多重复句,它借助关联词语来表明层次和分句间的事理关系。因此,分析多重复句必须掌握由不同的相配套的关联词语组合的复句类型,纵观全句,把握句意,分解层次,确定分句之间的关系。 三、参考范例 1.本单元课文主要概念、基本观点,支持观点的现象与事实一览表 课文 主要概念 基本观点 现场与事实 自然选择的证明 变种 物种 变异 遗传 自然 选择 本能 遗传 变异 学说 物种只是特征显著而稳定的变种,而且每一物种开始时都只是变种。 物种与由次级法则所产生的变种间很难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来。 在某一地区内已经产生了归入同一属内的许多物种,并且这些物种现在仍很繁盛,仍会有那么多的变种存在。 自然选择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 每一纲中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更能产生新的优势类型,使每一个大的种群在规模上更趋于增大,性状分异也就更大。 优势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