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83973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34646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9课,中世纪,城市,学的,兴起,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历史上册 教学设计 课题: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2022年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本课位于9年级上册第3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的第3课,城市的兴起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导致了庄园的衰落与瓦解,逃离庄园的农奴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或教堂附近定居下来形成城市,城市为摆脱庄园主的统治通过赎买和武装斗争的方式走向争取自治的斗争;城市自由和自治的获得,刺激了市民阶层的发展和对文化教育的需求,从而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大学在国王和主教的支持下取得了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和教育自主权。所以本课上接第8课《西欧庄园》,下启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地位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原因和发展过程、掌握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果,培养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2.知道城市居民的组成和获得居民身份的途径,体会西欧城市居民的智慧之光,感知欧洲早期的契约精神,培养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3.知道早期大学的起源,了解欧洲中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史实,感受中世纪文化的繁荣,培养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学难点】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通过之前对于西欧庄园的学习,学生对欧洲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可以通过材料和活动,了解西欧的市民为了争取自由和自治而斗争的史实,感知时代的变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PPT情景: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意大利乡村的一个农奴家庭,从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的好手艺。今年20岁的他打算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对,他再也忍受不了他父辈那样的悲惨生活,他想改变。 乔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试着描述一下乔治父辈的悲惨生活。 提示:封建庄园(乡村);核心词:缴纳租税、承担杂役、无人身自由、生活极端贫困。 请你给乔治出出主意,他可以怎么做呢? 提示:逃往城市。 这是怎么回事 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的特权吗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设计意图:抛出问题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建立系统知识的欲望,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捋清思路,问题引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观看视频,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概况,思考以下问题。 (1)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2)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特点? (3)城市获得自由自治的途径与影响? 1.城市的兴起: 师:出示恩格斯关于西罗马帝国残破不堪的论述和西欧破败城市图:以下图文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情境? 教师讲解: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长达 400 年的时间里,罗马时代的许多城市变成废墟,90%的人也都住在庄园,只有 10%的人住在城市。那什么时候城市又重新恢复兴起?从哪儿兴起?原因都有哪些呢? 材料1:(11 世纪之后)手工业者要求摆脱人身依附关系,……手工生产已不再是为了满足领主和生产者自身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追求交换价值,各类商人遂应运而生,商品交换日趋活跃。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一编》 材料2: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增加,又带动了欧洲的人口“爆炸”,据历史学家们估计在,公元1000年左右,意大利有人口500万,法兰西及低地国家有600万,不列颠有200万,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有400万,比起公元7、8世纪增加了1倍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