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84122

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曹植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7677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曹植
  • cover
(课件网) 人物素材———曹植 高考作文专题 学习目标 1.走近人物,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2.把握人物的基本情况 3.深入了解人物的生平经历 4.总结人物的相关关键词 5.背诵和记忆相关人物素材 人物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又称陈思王,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为曹操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三国时期文学家,诗人,音乐家。 曹植在建安诗坛上取得比较高就。他在汉乐府古诗的基础上,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现存诗七八十首,是建安诗人中最多的。除诗歌创作外,曹植的散文和辞赋写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著有《与杨德祖书》等历代传通的名篇。 生平经历 曹植少年早慧,年十岁余,便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亦能文,援笔立成,深受曹操宠爱,几欲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饮酒无度失宠。 曹操死后,曹植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后的十几年里,多次被迫迁徙封地,初封平原侯,后徙临淄侯。曹丕、曹叡相继称帝后,屡遭迫害,创作了广为人知的《七步诗》表达当时的煎熬与愤懑。后被贬为安乡侯,又徒封陈王,最终因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郁郁死于壮年。 人物成就 曹植的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曹植的作品收录在《曹子建集》中。《曹子建集》共10卷,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门有万里客》等。其中《洛神赋》写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态,是文苑奇葩。 人物成就 据《书断》记载,“曹植亦工书。”《宣和书谱》上亦记载曹植少年聪慧,记忆力惊人,万言不忘,其胸中磊落之气发于笔墨闲。曹植以章草书写的《鹞雀赋》乃书法中一极品。 曹植著有《画赞序》,是中国画论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篇专题论画的文章。它可以同汉代的《毛诗序》相提并论。《毛诗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专谈诗歌的文章,阐述诗歌的伦理教化作用;《画赞序》则主张绘画在"教化"方面应具有的功用。这当然是儒家思想。但曹植在这里明确了绘画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肯定了绘画艺术的地位,则是很重要的。 人物成就 经典名句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从曹植的人生经历来看,我们能够捕捉到哪些关键词? 1.豪情壮志 2.少年意气 3.追求理想 4.才华横溢 5.物是人非 6.谨言慎行 7.天资聪颖 8.奉献精神 9.命运多舛 10.人生失意 11.壮志难酬 12.家国情怀 作文素材 豪情壮志 硝烟散尽,面对“沉沙折戟怒涛秋,残垒苍苍战斗休”的断壁残垣,听着滚滚江水浩荡不息,怒吼着向东奔流,曹植的心中萌发出横刀立马、建功立业的豪情。 彼时铜雀台落成,曹植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他文思泉涌,挥毫泼墨间写出《登台赋》,赋日:“建高殿之嵯峨,浮双阙乎太清。立冲天之华观,连飞阁乎西城....…”文辞华美,铜雀台的雄伟磅礴跃然纸上,一咏三叹间更歌颂了父亲曹操胸怀天下、功勋卓著。由此,曹操对曹植更是青眼有加,寄予厚望。 作文素材 少年意气 青年时代的理想是弥足珍责的,它激励着沮丧之人,慰藉着孤独之路,打磨着每一颗虔诚的心。 曹植少时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游侠儿自喻,受到迫害后也不改初衷,以《野田黄雀行》表明心志;辛弃疾少时就以收复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