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06052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20474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孟德尔,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英国有位美貌风流的女演员,写信向大文豪萧伯纳求婚:“因为你是个天才,我不嫌你年迈丑陋。假如我和你结合的话,咱们后代有你的智慧和我的美貌,那一定是十全十美了。”萧伯纳给她的回信说:“你的想象很是美妙,可是,假如生下的孩子外貌像我,而智慧像你,那又该怎么办呢?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总结出基因的分离规律,后来,他又产生新的疑问: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 新疑问: 黄色圆粒 × F1 P F2 黄色 圆粒 绿色 圆粒 315 101 108 32 9 3 3 1 : : : 绿色 皱粒 黄色 皱粒 × 1、观察现象(实验) 绿色皱粒 黄色圆粒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选用了哪两对相对性状? 2、F1的性状?显、隐性? 3、F2为什么会出现9:3:3:1这样的结果?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是否遵循分离定律?9:3:3:1与3:1是否有数学联系? 2、分析问题:对每一对相对 性状单独进行分析 315+108=423 粒形 { 圆粒种子 皱粒种子 圆粒∶皱粒 ≈ 黄色∶绿色≈ 黄色圆粒 × F1 P F2 黄色 圆粒 绿色 圆粒 315 101 108 32 9 3 3 1 : : : 绿色 皱粒 黄色 皱粒 × 101+32=133 3∶1 3∶1 粒色 { 黄色种子 绿色种子 315+101=416 108+32=140 1、观察现象(实验) 绿色皱粒 黄色圆粒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_____。 分离定律 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F2出现的四种表现类型的比: 9:3:3;1,为什么呢? Y R Y R 黄色圆粒 r r y y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YR yr Yy Rr YR yr Yr yR F1配子 P 配子 配子只有_____遗传因子 (2)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__。 分离 自由组合 一半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F1 配子 YR yr yR Yr YR yr yR Yr 性状表现:9:3:3:1 4种纯合子各1/16;1种双杂合子4/16;4种单杂合子各2/16 棋盘法 结合方式有___种 基因型____种 表现型____种 9黄圆 3黄皱 1/16YYrr 3绿圆 1/16yyRR 1绿皱 1/16yyrr 2/16YyRR 2/16YYRr 4/16YyRr 1/16YYRR 2/16Yyrr 2/16yyRr 16 9 4 纯合子、杂合子各占的比例? 亲本、重组(新)类型?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Yy Rr 1YY 1RR 2Rr 1rr 1YYRR 子代基因型 2Yy 1RR 2Rr 1rr 2YyRR 1yy 1RR 2Rr 1rr 1yyRR 1YYrr 2YYRr 2Yyrr 4YyRr 1yyrr 2yyRr 分枝法 求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的性状比。 黄色(Yy) 3黄色 1绿色 圆粒(Rr) 后代性状 3圆粒 1皱粒 3圆粒 1皱粒 9黄色圆粒 3黄色皱粒 3绿色圆粒 1绿色皱粒 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R和r控制。 P的纯种黄圆和纯种绿皱的基因型就是YYRR和yyrr,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就是YyRr,所以表现为全部为黄圆。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F1产生的配子各有4种: YR、Yr、yR、yr,比例为1:1:1:1。 Y R r y R r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方式有16种,F2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有4种。 上述的解释是否是正确的呢?即F1(YyRr)产生的配子是不是 4种,且比例是1:1:1:1? YR yr Yr yR 疑问 × YR Yr yR yr yr 配子: 测交后代: 1 : 1 : 1 : 1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性状表现: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1、演绎推理: 遗传因子组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