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30803

1.2.1电解质及其电离 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2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194151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1,学期,必修,2019,人教,化学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及其电离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将AgNO3(aq)滴入Na2S2O3(aq)中形成Ag2S沉淀(微距拍摄) [学习目标] 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常见的电解质, 会正确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重点)。 2.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并会用 电离方程式表示。能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概念及各自 的通性(难点)。 问题导入 电器设备通电,为什么湿手容易触电? 1.物质的导电性实验 用图示装置分别完成下表所列物质的导电性实验: 实验装置 烧杯内物质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原因分析 NaCl固体 KNO3固体 NaCl溶液 KNO3溶液 稀盐酸 蔗糖溶液 乙醇溶液 一、电解质 探究讨论 1.物质的导电性实验 用图示装置分别完成下表所列物质的导电性实验: 探究讨论 实验装置 烧杯内物质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原因分析 NaCl固体 灯泡不亮 不导电 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KNO3固体 灯泡不亮 NaCl溶液 灯泡变亮 导电 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KNO3溶液 灯泡变亮 稀盐酸 灯泡变亮 蔗糖溶液 灯泡不亮 不导电 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乙醇溶液 灯泡不亮 一、电解质 思考讨论 1.物质的导电性实验 (1)电流是由带电荷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所以能导电的 物质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NaCl固体受热熔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湿手直接接触电源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带电荷的粒子。 升温离子运动加快,克服离子间相互作用,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Na+和Cl- 手上沾有的汗液(NaCl)或其他物质,当遇到水时,形成自由移动离子而导电 一、电解质 1.物质的导电性实验 一般来说,熔融态的碱和盐能导电,能溶于水的酸、碱、盐均能导电。 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里离子数目和离子所带电荷数。 特别提醒 一、电解质 2.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如H2SO4、NaOH、KNO3、Na2O、H2O等 物质类别: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 化合物 非电解质 物质类别: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部分非金属氢化物 电解质 如CO2、SO2、蔗糖、酒精、NH3、CH4等 概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概念: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一、电解质 应用体验 1.判断正误 (1)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 (2)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 (3)铜丝、氯化钠溶液和盐酸均能导电,所以三者都是电解质 (4)CO2、NH3都溶于水,其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CO2、NH3是电解质 (5)硫酸钡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硫酸钡不是电解质 × √ × × × 一、电解质 2.现有下列物质: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铜丝 ③氯化氢气体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稀盐酸 ⑦硫酸钠粉末 ⑧蔗糖晶体 ⑨熔融氯化钠  ⑩胆矾晶体 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物质是_____。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 (4)上述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_____。 ②④⑥⑨ ①③⑦⑨⑩ ⑤⑧ ①③⑦⑩ 应用体验 一、电解质 理解电解质注意掌握三个关系 (1)电解质与物质类别关系:酸、碱、盐、水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导电性的关系 ①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本身也不一定能导电。 ②有些电解质溶于水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如HCl、H2SO4等; 有些电解质只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如BaSO4、CaCO3等。 ③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本身不一定是电解质,如SO2、NH3等。 (3)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电解质不一定易溶于水,易溶于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 归纳总结 一、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 1. 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