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03810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备课参考--第 1 课 先师孔子(课件+教案+学案+同步练习,4份)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26794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份,练习,同步,学案,教案,课件
    课件40张PPT。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古代政治家:资产阶级政治家:欧美杰出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亚洲觉醒先驱:孙中山、甘地、凯末尔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无产阶级政治家:马恩、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杰出科学家: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第 1 课先 师 孔 子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 2.掌握孔子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探讨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一、孔子其人 (一)孔子简要生平 材料一: 孔子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周、鲁的礼仪和典章制度,还向齐国乐宫学习音乐。 材料二: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 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也,熟不可忍!” 探究问题: 结合当时历史背景,谈谈孔子为 什么要去考礼仪和典章制度?孔子一生少年求礼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前551-前479)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一生的总结。 纥与颜氏女野合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史记》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尼山降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享年73岁。他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惨淡。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但仕途失意。55岁之后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晚年开始专心从事文教活动,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还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 孔子五十二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中都地方的最高长官),只一年时间,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远近各国听到这消息,都來参观,並且向他请教。 第二年,他被升为司空,专管全国建設。不久調任司寇,相当于现代的法院院长。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以后再也没有为官。 着官服的孔子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 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 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 孔子希望用西周的政治制 度治理动荡变革的社会 什么是“礼”? [读一读 想一想]孔子周游列国路线 ▲鲁定公13年,孔子55岁。孔子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 ▲鲁定公13年十月,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二) 周游列国▲鲁哀公2年,孔子59岁,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住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带弟子离开。 ▲鲁哀公3年,孔子60岁,去郑国,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鲁哀公六年,孔子63岁,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 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鲁哀公七年,孔子64岁,又回到卫国。 ▲鲁哀公十一年,孔子68岁,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