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38898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时单元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152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新课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 课题:第四单元复习 内容分析:本单元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 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和《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课文,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对本单元的复习,重点在于字词的认读和识记,还有再现课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语言运用: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句子 思维能力: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认读字;灵活的运用 审美创造: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学习写日记,看图写话。 重、难点: 识记生字词语,再现课文内容。 活动流程: 情境导入:课文内容复习 环节一:字词内容复习 环节二:句子复习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课文内容复习 一、《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唐代 王之涣 《望庐山瀑布》——— 唐代 李白 (一)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这首古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夕阳、西山、黄河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吗? 示例:诗人王之涣来到( ),他看到( )挨着群山慢慢落下,染红了天边,滚滚的( )浩浩荡荡流向大海,气势磅礴,景象壮观。(西山 夕阳 黄河水) (二)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 这首古诗中描写的景物有:香炉峰、瀑布、山川。 2.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吗? 太阳照在( )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升起的( ),缭绕着香炉峰。远远望去,( )像一条巨大的( )高挂于山川之间。(香炉峰、紫烟、瀑布、白丝带) 《黄山奇石》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中都介绍了黄山中的哪些奇石 2.把空填上,你最棒! 在一座( )的山峰上,有一只“(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 )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 )”。 每当太阳( ),有座山峰上的几块( ),就变成了一只( )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 )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 )”了。 日月潭 1.学了课文后,你知道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吗? 日月潭很深,湖水( )。 湖中央有个( ), 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 ),叫( ),南边像( ),叫( ), 所以人们称它为( ) 。 2.你觉得日月潭美在哪?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四、葡萄沟 1.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因为那里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葡萄干有名。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知道我们平时爱吃的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吗 背诵古诗 回忆《黄山奇石》的知识。 回忆《日月潭》知识。 四、回忆《葡萄沟》的知识。 活动意图:回顾课文内容,回忆课文的知识,识记知识。 环节二: 字词内容复习 我会读 瀑(pù)布 巨(jù )石 每(měi)当 天都(dū)峰 披(pī)上 山坡(pō) 月份( fèn) 钉(dìng)架子 好(hào)客 乘(chéng)客 二、生字复习 1.看拼音写词语训练。 2.复习“依、黄、些、每、巨、披、展、老”的笔顺。 3.给生字注音。 4.多音字组词。 干 [ gàn ]干活 [ gān ]干净 好 [ hǎo ]好人 [ hào ]爱好 分 [ fēn ]分开 [ fèn ]分外 三、.词语搭配 (1)读一读,记一记: 山川 名山大川 穷尽 山穷水尽 烟云 烟消云散 遥远 山遥路远 (2)好词积累: 闻名中外秀丽神奇一动不动金光闪闪奇形怪状 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高高的山峰不住地啼叫 (3)选做:读一读,选几个词语夸夸某处景物。 风景景色风景如画秀丽秀美一枝独秀 著名名字名不虚传闻名新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