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59214

(6)通假字——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强基专项练(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170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古代,专项,强基,知识,汉语,一轮
  • cover
(6)通假字———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强基专项练 1.下列句中均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 ②今以既治为安,故不逮 ③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 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 ⑤鼓瑟希,舍瑟而作(《子路……侍坐》) ⑥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⑤⑥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D.“离骚”者,犹离忧也 3.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河海不择细流 B.或师焉,或不焉 C.项王按剑而跽 D.毋内诸侯 4.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复一一自辨 B.振之以威怒 C.藉寇兵而赍盗粮 D.弹铮搏髀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藉寇兵而赍盗粮 朝济而夕设版焉 B.手裁举 河海不择细流 C.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思厥先祖父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治乱之条贯 C.屈原既绌 D.乃令张仪详去秦 7.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B.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故有道者不处 8.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辟邪说,难壬人 C.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D.不复一一自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①直———值”⑤希———稀” ⑥裁———才”③暴———曝” 2.答案:A 解析:B.“畔”同“判”;C.“趣”同“取”;D.“离”同“罹” 3.答案:C 解析:A.“择”:通“释”,舍弃。句意: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B.“不”:通“否”,不从师。句意: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C.没有通假字。句意:项羽握着剑挺起身。D.“内”:通“纳”,接纳。句意:不要让诸侯军队进来。故选C。 4.答案:D 解析:A.“辨”:通“辩”,辩解。句意:不再———为自己辩解了。B.“振”:通“震”,威吓,吓唬。句意: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C.“藉”:通“借”,借给。句意: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D.没有通假字。句意:弹奏秦筝,用手拍大腿打拍子。故选D。 5.答案:B 解析:A.籍通“借”,借给。句意:暂时把自己的财物给别人使用。句意: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B.“裁”通“才”,刚刚。句意:手才举起。择同“释”,舍弃。句意: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C.“受”通“授”,传授。句意: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意: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D.句意: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无”通“毋”,不要。句意: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故选B。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离”同“罹”;C项,“绌”同“黜”;D项,“详”同“佯”。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行”同“形”,形象。B项,“泮”同“判”,分离。C项,“累”同“蔂”,土筐。故选D。 8.答案:B 解析:A.“无”通“毋”,不要。B.句意:抨击荒谬言论,责难奸佞小人。没有通假字。C.“振”通“震”,威吓。D.“辨”通“辩”,辩解。故选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