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59967

(9)文言虚词——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强基专项练(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181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复习,专项,强基,知识,汉语,古代
  • cover
(9)文言虚词———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强基专项练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而”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⑦蟹六跪而二螯 ⑧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A.①③⑤/②/④⑦/⑥⑧ 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C.②③/①④/⑤⑥/⑦⑧ D.②③/①④/⑤/⑥/⑦⑧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邪曲之害公也 遂取楚之汉中地 D.外欺于张仪 大破楚师于丹、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焉能攻之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B.必知疾之所自起 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C.若使天下兼相爱 视人家若其家 D.故亏臣而自利 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4.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虚词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 A.鲋鱼忿然作色曰 河东凶亦然 B.斧斤以时入山林 明日,子路行以告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不亦而富且贵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5.下列按用法把“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公从之; ②臣之壮也;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亦去之;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⑥行李之往来; ⑦邻之厚,君之薄也; 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将焉取之; ⑩唯君图之 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 B.①④⑨⑩/②⑥⑦/③⑤/⑧ C.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 D.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 6.下列加粗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杳不知其所之也(去) 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 B.率赂秦耶(一概) 秦以攻取之外(用) C.始速祸焉(开始) 多于周身之帛缕(比) D.理固宜然(应当)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 7.对下列各句中粗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⑥/②④/③⑤ 8.下列选项中意义用法有错的一项是( ) A.如 如或知尔(如果) 如会同(或者) 固不如也(比得上) 如其礼乐(至于) 杀人如不能举(像是) 沛公起如厕(上) B.因 不如因善遇之(趁机) 因人之力而敝之(依靠) 因其固然(顺着) 因留沛公与饮(于是) 因之以饥馑(接续) 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因而) C.为 皆为龙虎(是) 为之奈何(对) 若属皆且为所虏(被) 以若所为(做) 何辞为(为什么) 视为止,行为迟(因为) D.以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把) 是以后世无传(因为) 以及人之老(从而) 将以衅钟(用) 何以异(凭借)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认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①③⑤“而”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②④“而”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⑥中“而”是连词,表示递进关系。⑦中“而”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⑧中“而”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2.答案:B 解析:B项,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译为“来”。A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顺承,译为“就”;第二个“而”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C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译为“的”。D项,第一个“于”是介词,表示被动,译为“被”;第二个“于”是介词,译为“在”。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兼词,于是/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B项,均为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C项,连词,如果/动词,好像。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故选B。 4.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