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60820

专题12 化学反应机理(新高考(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35437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化学反应,机理,新高考,高考,解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化学反应机理 一、基础练习 1.某种制备的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和可循环利用 C.该过程中的化合价不变 D.该过程中只有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2.在催化下,丙烷与氧气反应制备丙烯的部分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N分子参与的反应一定有电子转移 B.由生成的反应历程有2种 C.增大的量,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D.当主要发生包含②的历程时,最终生成的水不变 3.阿特拉津(ATZ)是农业中使用广泛且难以降解的除草剂,某科学组织研究发现,以FeSx@MoS2为催化剂(呈花束状)催化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阿特拉津(ATZ)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S对应的酸为H2SO5,该酸含有过氧键 B.生成SO4·-的途径之一为2SO5·-=2SO4·-+1O2 C.流程中直接氧化ATZ的微粒只有1O2 D.S2-、以及Fe0可以促进Fe2+再生 4.有机小分子催化多氟代物的取代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已知反应Ⅰ、反应Ⅱ和反应Ⅲ的活化能中,反应Ⅱ的活化能最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反应方程式为:+→+ B.2是催化剂,4和7都是反应中间体 C.5为时,1是 D.整个取代反应的反应速率主要由反应Ⅱ的速率决定 5.Kumada偶联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反应,可以实现“交叉偶联”,偶联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代表烷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ⅱ→ⅲ的过程中包含σ键的断裂与形成 B.反应过程中Cu元素的价态未发生变化 C.通过偶联反应可以实现碳链增长等有机反应 D.偶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含铱-氮配合物的高效水相体系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盐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过程中C和N的杂化方式保持不变 C.该催化循环中Ir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 D.该过程的总反应为H2+CO2+OH-=HCOO-+H2O 7.科研人员提出了羰基化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图中数字表示键长的数值,单位相同且都省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被氧化 B.该过程中发生了3次加成反应 C.由上图可知,化学键的键长与周围的基团无关 D.该过程原子利用率达到100% 8.联氨(N2H4)可用于处理水中的溶解氧,其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共价键只有键 B.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 C.②中反应产物是而不是,说明相对较稳定 D.③中发生反应: 9.利用五乙烯六胺多聚物来捕获CO2制备甲醇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反应方程式为 B.该反应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该过程原子利用率为100% D.第1步生成高分子产物链节的分子式为 10.中国科学院于良等科学研究者实现了常温常压下利用铜催化乙炔选择性氢化制乙烯,副产物是。其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铜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转化为时,有C—H的形成,无C—C形成 B.由图2可知,反应中是还原剂 C.决定制乙烯速率快慢的反应为: D.生成的速率比生成的速率慢 11.一定温度下,在催化剂表面脱氨的反应机理、反应历程与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脱氢反应在该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B.在历程Ⅰ~Ⅴ中,涉及了、、的断裂 C.在历程Ⅰ~Ⅴ中,由Ⅳ到Ⅴ的反应决定脱氢反应的速率 D.若用或代替,均有和生成 12.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粒中硫酸盐生成的三个阶段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II、III阶段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H2O+NO2=HNO2+H++SO42- B.该过程中NO2为催化剂 C.第I阶段每1mo1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 D.还原性SO32->HNO2 二、真题练习 13.【2022·山东卷】在NO催化下,丙烷与氧气反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