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7392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1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238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分数,认识,教案
  • cover
课题 《分数的再认识二》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5-2 课标分析 课时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会比较分数单位的大小. ◇数学思考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问题解决 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关系,理解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 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材 分析 本课分析:分数的产生可以从平均分和测量两个维度来进行。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借助直观操作,经历了在平均分物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产生.本节课主要是从度量的角度来认识分数是若干个分数单位的累积,丰富学生对于分数产生的认识,更加贴近分数的实质.本节课是本单元内容的主线,分数单位的出现,为后续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单位不同,先通分)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系建构:1、通过古人测量的图片引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测量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图片加深学生的单位意识,并体会测量结果是由单位累积形成的. 通过创设用纸条测量数学书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当“1”不能测量时,能通过把纸条平均分并创建更小的单位进行测量,体会创造单位的价值和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创造单位的过程. 通过借用分数单位四分之一进行测量,加深对分数单位的理解,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掌握新知,感受学习的乐趣,为探究分数墙埋下伏笔. 4、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分数墙”,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墙中所蕴含的一系列关于分数的知识,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奠定基础,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经验. 资源挖掘:分数墙 一起小学作业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三年级时学生已经通过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已有生活经验: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已有策略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用分数知识做好铺垫. 学习困难障碍:学生抽象思维比较差. 教学目标 通过古人测量图片,让学生认识测量的历史文化,并且借助图片加深学生的单位意识. 通过创设用纸条量数学书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当“1”不能测量时,能通过把纸条平均分并创建更小的单位进行测量,使学生认识到创造单位的价值和需要. 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分数墙,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墙中所蕴含的分数知识. 通过学生的回顾总结,加强新知识的印象,提升个别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从度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分数和分数单位. 难点:探究不够一个纸条的长的测量方法,加强学生用更小的单位进行度量的意识. 突破措施:通过动手折一折等活动绘制分数墙,理解分数单位,正确表示分数. 教学准备 课件、附页3中图1的纸条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环节1(达成目标1) 一、创设情境 古时候,人们没有尺子,你知道他们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出示图片) 2、你能看懂图中的测量方法吗?试着和同桌说一说. 1、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回答 1.学生能够根据图片回答出不同的测量方法. 预设:有些测量方法的专业术语学生不知道.补救:老师说出. 环节2(达成目标2) 出示测量任务:请大家用红色纸条来测量数学书的宽边和长边,并思考它们各有几个纸条的长度.提示:先想一想怎么量,再动手测量. 1、学生动手操作 2、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能够展示出测量结果 预设与补救:当学生直接出现1/4时,可以就势引导,引出新的测量单位;当学生没有出现时,例如(长边是四个纸条多一些。) 及时追问:多多少,能不能用准确的数字告诉我? 环节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